给自己谱写一首慢拍子的生活协奏曲

3.给自己谱写一首慢拍子的生活协奏曲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医学专家洪昭光说:“慢生活不是散漫,不是拖沓,也不是懈怠。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科学的奋斗,是尊重生活规律,是回归自然本真,也是人生的高度自信。”

有这样一个外国讽刺剧,一个人为了节约时间,及时上班,不但早餐在车上解决,而且穿裤子、刷牙都在车上解决。他左手拿着漱口杯,右手拿着三明治,肩上扛着一条裤子就一头冲进车里。随即又从车的门缝里探出一只手,抓走了家门口的一块砖头。

一路上,他先把鞋脱了,赤着双脚,右脚踩油门,同时给左脚穿袜子,然后又用左脚踩油门,给右脚穿上袜子。他穿裤子的动作更是滑稽。只见他把砖头往油门上一按(正赶上下坡),砖借人力,他趁机迅速把裤子提到腰上。下一步就是刷牙,只见他把前窗刷窗剂的管子一拔,里面早已储好的水立刻就喷射了出来,他张开的大嘴正好接住。音乐响起,破车就随着音乐的节奏越开越顺。然而此时,车祸发生了!

这当然是一个夸张的艺术作品,但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过快的生活节奏,使人像一个木偶一样无形中被忙碌所操控,是多么危险。

让我们先看看世界上那些经济和生产领域最优秀的群体是怎样的吧。据说,即使在很讲究效率的美国,建筑师们上班也都是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工作强度小,基本上不会同时被安排两个以上的项目。但是,他们工作的细致和效率之高,却少有哪个国家的建筑师能够匹及。《财富》杂志评选出来的世界500 强企业,没有哪个企业的员工是特别忙碌的,办公室内充满着活力。德国企业是出了名的“慢公司”,但“德国制造”在世界上却是响当当的高品质的代名词。

是的,即使在经济领域和生产领域,人们也发现快跑未必是上策,而“慢慢地达到某个目标”往往更为实际和长远。那么作为生活着的人,作为退休以后,不再以事业为中心,应该安度晚年的老年人,有什么理由在每天的生活里塞进太多的事情,让自己处在快节奏的忙碌中呢?

是应该给自己列一份日常安排表了,但不是如前文提到的那位退休老工程师一样把日程塞得满满的,结果累坏了身体。你给自己列一份生活安排表恰恰是为了让生活化繁为简,去掉那些不必要的事情的干扰,如同给自己谱写一首慢拍子的生活协奏曲,所有加快这个节奏的事情都可以去掉。

一、每天除了饮食起居、晨练等惯常事务外,不要做两件以上的事情。属于爱好或陶冶情操,需要占用较多时间的事,比如打牌、钓鱼等,每天最多做一件。

二、还记得前文提到的日本居家达人提到的物品储存空间应留一半空当的教益吗?这能使物品之间的移动有足够的周转空间,方便存取,节省时间和精力。其实对时间的安排也是同一个道理,切忌把每天各个事务之间的时间安排得严丝合缝,每天留出两至三个小时不安排任何活动,作为“机动”使用,这两至三小时不一定连在一起,分割在一天之中更好。如此,就能保持生活的从容不迫。

三、远距离外出活动每周至多三次,且一天中不要出现两次。比如爬山、远足,或偶然事件需要外出几个小时等。

这里把它称之为慢拍子的生活协奏曲,意思是不必写得详细,主要是定制一个节奏,把不符合这个节奏的琐事忽略或延后。这个表不等于要每天看,只有紧凑匆忙的日程表才需要贴在墙上,当你制定好这张节奏表并执行后,你会渐渐地记在心里,化在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