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是智慧,也是技术,“静功”修持法

3.静是智慧,也是技术,“静功”修持法

我们已经知道,心静则世界静。心静的窍门在专心。除了寻找喜欢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化解不安静的外界干扰,让内心平静也是一种可以靠锻炼得来的技术,古今中外还有一些专门使人入静的方法,现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的方法给中老年朋友。

一、守丹田入静法

守丹田入静法即把意念放在丹田部位,达到入静的效果。丹田有上中下之分。普通人推荐以守中丹田为宜,即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膻中穴为中心的区域。

静坐前先随便活动一下,畅通气血,然后静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入静时两腿自然合盘,左脚向内,右脚向外,双手自然合拢,并端坐凝神内视,两眼微闭,留一线之光,舌抵上腭,牙齿相合,意守丹田,似有意,似无意,绵绵不断。

二、默字入静法

即默念一些有利入静的字或词句,使涣散的意识集中起来。比如静坐后在脑海里存想一“静”字或“清静”等字,存想的字句由炼功者自定,只要积极向上均可,一般应在九个字范围内。

三、天地存一物法

找一个周围的单调声响,如夏天电风扇的嗡嗡声,秋天唧唧鸣叫的草虫声,吱吱的鸟叫声,淙淙的流水声,雨打檐瓦声……总之,一切柔和有节奏的声响都能帮助我们进入安静的状态。把意念放在选定的那个声响上,想像天地间只有此物。

四、反想回忆法

有时候人们静不下来,心头总是杂念丛生。这时不妨因势利导,不必强迫自己驱除杂念,索性回忆一些愉快的往事,特别是亲身经历中感受最深,最有回忆意义和趣味的事。但千万注意只想某一件事或物,不要牵涉太多,只圈定一个最佳的画面,否则遐想连篇,就再不能入静了。这主要是用突出的一点来抑制其他的杂念。

五、视物入静法

这也是一种因势利导的方法。将自己最喜爱的物件,如美丽的花卉、可爱的雕塑、玻璃缸里的金鱼,书画艺术作品等,放到面前,眼睛微微张开,含情欣赏,这也能产生入静的良好刺激,使思想逐渐安静下来。

以上五种方法,可任选一种,每次进行15~30 分钟,完毕后可感到心灵的宁静舒适。长期坚持入静,可使能量消耗减少,肌肉的紧张和氧消耗量降低,脑电波稳定而有节律,心跳和呼吸频率减慢,微循环得到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血压下降,血液中作为疲劳生成素的乳酸盐也明显降低,必能起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效。

另外,如果心中烦乱,而又有其他事情暂时不想静坐,不妨放下手边的事,走到窗前深呼吸一两分钟,也能快速起到稳定心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