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致志的人自然安静

2.专心致志的人自然安静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你的心安静了,世界于你就安静。而安静的窍门在于专心致志。

毛泽东年轻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闹中取静,特意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闹市街边读书。这其实就是训练自己能够自由屏蔽外界刺激的能力。一般人做事情,如果外边太吵,会觉得容易分心。没错,这是人生理的正常反应。但是反过来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吵闹的环境下如果去特意做一件事,那么吵闹的效果就会在我们的感官中降低。

这个逆向思维的道理对老年人尤其适用。因为老年人一切以养心健体为中心,不像年轻人那样要去做一些必须完成的任务。年轻人因为工作、事业的关系,即使能够闹中取静,也必须要达到一个目标和结果。老年人则不然,老年人没有工作的压力,凡事不必求结果,可以为了闹中取静而闹中取静。

只要感觉心神不宁,周围的声响影响了你的舒适宁静,那么就去特意找件事情做,这样你的注意力就转移了,外部声音听起来也不那么吵了。至于那件事情做得如何并不重要,它已经帮你化解了部分外界的噪音,老年生活的一切文娱活动不外乎就是起到静心养性的作用。注意力转移法永远是排除干扰,锻炼耐心的有效方法。

清廷派驻台湾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建的。刘铭传之所以被任命,曾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个人,便故意邀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自己的办公府邸面谈。可是,到了约定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露面,让他们在大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当时曾国藩幕府身系国家安危,府内繁忙,人来人往,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只见其他两位书生在那里坐着坐着终于有些不耐烦了,开始躁动起来,并不时发出抱怨声,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曾国藩一边处理公务,一边暗中对这三人进行长时间观察后,得出刘铭传能担当大任。后来,曾国藩考问了他们大厅中墙上的字画,也只有刘铭传回答从容,最具见解。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这就是人专心于一物后产生的淡定效果。有修养的人总能够不急不躁,通过注意力转移法消弭因等待、嘈杂等外部因素对内心情绪的影响,一方面是平静自己的心境,另一方面也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当你感到心神不宁,老是静不下来,屋外孩子们玩耍叫喊的声音也太吵,或者有工人在做维修,或者远处哪里又在唱歌跳舞进行商业宣传,如果感觉已经被外界的存在所扰,记住前文说的,即使世界吵闹,也不要再给心灵雪上加霜,切勿把注意力放在外面的吵闹上,切勿在心里反复制造“外面真吵”的执念,那样的话,你会感觉外面的噪音越来越大,直至不堪忍受,而事实上远没你想像的严重。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噪音被你的大脑所注意时,去找一件感兴趣的事情做做,例如听音乐、演奏乐器、绘画、书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