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烟液中的有害物质
电子烟烟液主要由尼古丁、雾化剂、调味添加剂等物质组成。
1.尼古丁
尼古丁是电子烟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化学名为1-甲基-2-(3′-吡啶)-吡咯烷。电子烟烟液中尼古丁的含量一般在0~3%。尼古丁俗名烟碱,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是烟草中含氮生物碱的主要成分,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尼古丁具有成瘾性和细胞毒性,有相关报道,成人一次吸食6.5~13 mg/kg就可能致死。
2.雾化剂
雾化剂的主要成分是1,2-丙二醇(1,2-propanediol,propylene glycol,PG)和丙三醇(又称植物甘油,vegetable glycerol,VG),这两者总含量一般在90%以上。PG和VG可产生模拟传统卷烟烟雾的气溶胶,当在气溶胶生成过程中使用大于3 V的加热电压时,可以被氧化形成与传统卷烟烟雾中相同的醛类(如甲醛、乙醛、丁醛、丙烯醛、苯甲醛等)。研究发现,电子烟气溶胶可导致DNA损伤和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3.烟草特有亚硝胺
烟草特有亚硝胺(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TSNAs)是从烟草中提取尼古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最常见的TSNAs有:N-亚硝基鸟嘌呤(NNN)、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N-硝基新烟草碱(NAT)和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多项研究发现,电子烟中NNN的检出率为64.8%~67%,NNK的检出率为88.6%~89%,这些物质大多有致癌作用。
4.调味添加剂
为模拟传统卷烟或改善口味,电子烟中常会加入调味物质。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产品中所涉及的调味添加剂高达15 000种以上,其中较为常见的有肉桂醛、薄荷醇、苄醇、香兰素、丁香酚、苯甲醛、对苯甲醛、肉桂酸乙酯、麦芽醇、乙基麦芽酚、三乙酸甘油酯、薄荷酮等。这些香料化合物均可有效转移至气溶胶中,平均转移率高达98%,且显示50%的调查样本中香味成分含量过高,可产生细胞毒性。
5.金属
电子烟核心元件包含多种金属成分,其中铬、镍、铜、银、锡、铝和锌最为常见。电子烟使用时元件中的金属元素在受热后可释放入烟油。它们与肺癌、鼻窦癌和口腔癌等肿瘤的发生有关。
6.其他有害物质
除上述物质外,电子烟烟油和(或)烟雾中还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多环芳香烃、砷、硅酸盐、细颗粒物及超细颗粒物等。
(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