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门诊模式探索

三、戒烟门诊模式探索

1.戒烟门诊与门诊戒烟相结合的戒烟模式

由于烟民对烟草危害认知偏低,很多已经罹患烟草相关疾病的患者会到各个专科就诊。这样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医生应当明晰烟草的危害,以疾病防治指南为指导,将戒烟干预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各个环节。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例,戒烟对于轻症COPD患者是最有效的减缓肺功能下降的干预措施,COPD患者早期诊断并进行戒烟教育可使患者受益。戒烟均已纳入欧美很多国家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指南中,欧洲风湿病联盟将戒烟作为风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核心防治措施之一。首诊医生常规询问吸烟史,对正在吸烟的患者进行劝诫。研究表明,即使简短劝诫也会对部分患者有效,告知烟草依赖症患者已经患有慢性成瘾性疾病,必须戒烟,戒烟是治疗的一部分,在治疗烟草相关疾病的同时,对烟草依赖症进行诊治,即使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尽可能提供戒烟帮助,建议患者到戒烟门诊就诊或拨打戒烟热线12320获得帮助。

2.建设多学科戒烟门诊

正因为烟草成瘾导致多种烟草相关疾病,累及全身几乎所有的系统器官,可通过组建多学科戒烟医生团队,涉及呼吸科、胸外科、心理科、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神经内外科、内分泌、泌尿外科、血液肿瘤科、妇产科、儿科等,每个专科都有自己的戒烟医生,负责所在科室定期交流培训,提高医生对烟草危害的警惕和增强戒烟意识,将戒烟贯穿所有的临床工作。

综合医院建议设立多学科戒烟门诊,如有条件,建议设立以心理科为轴心的多学科联动的戒烟门诊。烟草依赖表现在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两方面,心理依赖即“心瘾”,可能伴随吸烟者终生,表现为主观上强烈渴求吸烟,也是复吸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都需要心理科医生的介入。

3.面向社区的戒烟干预模式

初级保健(community-oriented primary care,COPC)这一概念在20世纪20~30年代由两位南非的临床医生首次提出。2001年,Longlett等将COPC定义为一种方法,即利用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健康促进等原理和技术,在社区范围内为个体和群体提供综合性的初级保健服务。COPC重视社区环境和生活行为等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将以个体为单位的诊疗服务和以群体为范围的卫生干预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COPC模式开展戒烟干预,是以社区为基础,为各类吸烟者群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服务,改善健康的重要策略和方式。

虽然50%以上的初级保健提供者通常不提供戒烟干预服务,这种情况在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中尤为明显,但是在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等多国面向社区的控烟干预项目已开展多年。根据WHO的估计,把针对所有吸烟者的戒烟干预纳入基础卫生保健服务,有可能取得如下效果:每年服务的人数达到全体吸烟者的80%以上;激励40%的吸烟者尝试戒烟;帮助2%~3%的吸烟者接受简短建议,并且成功戒烟;形成非常有前景的转诊资源,产生更强烈的戒烟服务需求,比如戒烟热线和专业的烟草依赖治疗。

社区戒烟干预要兼顾灵活性、可及性和经济承受能力。一般来说,可从以下9个方面进行:①初级保健提供者在烟草控制和烟草依赖治疗中的作用;②烟草使用和烟草依赖的基础知识;③简短戒烟干预概述;④询问、建议和评估是否准备戒烟;⑤处理戒烟动机不足;⑥帮助和安排随访;⑦解决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问题;⑧药物疗法介绍;⑨在社区团体中促进简短戒烟干预。

社区开展戒烟,形式更加灵活,如将戒烟纳入慢性病管理的具体环节,Aimer等制定了面向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群体开展戒烟干预的详细内容;有兴趣帮助吸烟者戒烟的非吸烟或已戒烟社区人员(被称为烟草治疗倡导者或同伴激励者),由专业人员进行烟草相关知识、吸烟者劝诫技能及治疗的培训,他们借助社区的非医疗环境进行劝诫及随访,能够增加社区吸烟者使用戒烟工具和提高戒断率,这种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基础医疗和临床服务的未来,取决于初级保健层面上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整合。以初级保健为基础开展社区戒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群体健康,并为公平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