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医戒心瘾

三、中医戒心瘾

被应用到戒烟领域的中医疗法多种多样,如内服的中药剂型就有汤剂、膏剂、丸剂、散剂等常用剂型;外治可用的方法就更多了,如针灸、按摩、嗅吸等,其中应用最广泛、最具有潜力的戒烟疗法是针对穴位的刺激。基于目前研究证据表明,针灸是较安全的戒烟措施。

1.方氏针灸戒烟法

针灸戒烟,在古代中医针灸典籍中未见记载,它是现代针灸的一种创新与发展。最早是由国外的医师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广泛开展则在70年代,包括日本、美国、法国、苏联等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我国有关针灸戒烟的临床报道开始迅速增多,且很快跃居各国之首。其中,上海的方氏针灸第二代传人方幼安先生,就致力于针灸戒烟,并在耳针戒烟的临床与机制上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1)耳穴

常用穴:口、肺、神门。

备用穴: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

操作方法:一般仅取一侧常用穴用半寸毫针直刺,另一侧压豆。如效果不显时,可加1~2个备用穴。

(2)甜味穴(或甜美穴)

定位:位于列缺与阳溪之间,距桡骨颈突边缘约一拇指之柔软处,有明显压痛之凹陷点。

操作方法:取双侧,以1寸毫针直刺。进针时要求患者吸气后屏住呼吸,至进针完毕才呼气。

每次戒烟治疗,取戒烟者一侧耳穴针刺,另一侧耳穴压豆;同时取其双侧甜味穴针刺。每次留针20~30分钟。两耳交替针刺、压豆,隔2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心瘾发作时,马上按压耳穴可有效控制。烟瘾基本控制后可每周1次巩固疗效,一般5~10次可戒断。

2.中药汤剂戒烟

中药戒烟汤剂,散在民间单验方中,需要在中医师内科或呼吸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在戒断心瘾的同时,对治疗肺部症状和戒断反应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1)鱼腥草戒烟方

组成:鱼腥草12 g,地龙12 g,远志15g。

用法:上药加水500 ml,煎煮到水量减半即可温服。每天1次,早晨空腹服下,同时停止吸烟。

疗效:一般情况下,开始的时候还想吸烟,坚持服用3~5天以后就可以厌恶吸烟,戒除顽瘾。

方解:此方中鱼腥草归肺经,可清热解毒,地龙可清热利尿、镇痉止喘,远志可安神益智、解郁豁痰,三药共用可清肺热,化痰咳、安神志,在戒烟的同时,还可减轻戒断反应。

(2)戒烟方

组成:炒杜仲120 g,川贝母60 g,甘草60 g。

用法:文火煎成浓汁,加红糖半斤收膏。每于瘾来之前,开水冲服1茶匙。

疗效:照常吸烟,不可间断,日久即能断瘾,戒时毫无痛苦,并与身体有益。

方解:方中炒杜仲可补肾纳气,川贝母清热润肺、止咳祛痰,甘草清热解毒、镇咳祛痰、补脾益气,用于戒烟后咳痰喘急者。

虽然我国是开展中医药戒烟临床研究最多的国家,但是多以针灸戒烟为主,中药方剂研究不多,相关的药理学研究也极少。而且早期相关研究疗效评价标准不一,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占比较少,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这些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