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人群的危害
1.对青少年的影响
随着禁烟令的实施,公共场所吸烟变得越来越困难。大部分控烟条例未明确禁止吸食电子烟,因而使其成为部分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卷烟的替代品。此外,电子烟企业还开发了水果、巧克力、糖果等个性化口味电子烟,更迎合了青少年猎奇心理。韩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常见原因依次为好奇心(22.9%)、认为其危害性低于传统卷烟(18.9%)、戒烟欲望(13.1%)和可以室内使用(10.7%)。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且不易建立起对慢性、长期的健康危害的认知,导致青少年使用电子烟越来越多。(电子烟在全球范围青少年中流行情况请参见前文相关章节)
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以及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指出,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将有更大的危害、更高的风险,需要引起大家关注。
(1)呼吸系统损伤:截至2019年12月,美国CDC收到来自全国超过2500例的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相关肺损伤(包括死亡)住院病例报告,其中确认死亡55人,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均涉及电子烟的蒸汽及大麻衍生物。有证据表明,青少年使用电子烟会引起电子烟相关性肺损伤,尤其患有哮喘的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电子烟对肺部的不良影响,包括咳嗽、喘息以及哮喘的加重。有观点认为使用电子烟可能会增加气道阻力,降低气道传导性。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在电子烟中发现的调味化学物质可能使气道上皮纤毛功能受损,对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2)神经系统损伤:电子烟所产生的吸入蒸汽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发育造成长期危害,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研究表明,青少年暴露于尼古丁会导致大脑皮质、海马和中脑的细胞形态、基因表达、突触传递以及尼古丁受体上调等变化,进而产生不良损害。有研究表明,在青春期,前额叶皮层(负责注意力、执行功能和冲动控制的大脑部分)正在发育,尼古丁会影响此部位的发育,从而影响成年后的认知能力。
(3)烟草依赖症:由于电子烟装置可以持续提供烟雾的吸入,所以青少年使用电子烟时很容易吸入超量的尼古丁。当尼古丁含量超过可耐受范围时,青少年可能会出现以下烟草依赖症,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和震颤,更严重的导致呼吸困难、心脏骤停和呼吸衰竭。
(4)易致成年期疾病发生:电子烟会导致室内微细和超细颗粒物、挥发性无机化合物增加,污染室内环境,而且可以在物体表面存在很长时间。儿童和青少年使用电子烟或近距离暴露于居所内有成员使用电子烟者,易导致成年期疾病的发生,如白血病、癌症、慢性气道和心脏疾病。
(5)更易诱使青少年产生吸烟行为:除了直接的健康风险,电子烟也许会成为传统卷烟的入门产品。理由是:电子烟会诱使青少年产生类似吸烟的行为,55%的成年人以电子烟作为戒烟或减少吸烟的辅助手段,而不到8%的青少年为此目的,他们一旦开始吸烟,便很容易发展成为终身吸烟者。利兹大学针对英国20所学校的2836名青少年展开的一项研究,受试者中大部分没吸过传统卷烟,三分之一使用过电子烟。1年后随访显示,未吸食卷烟的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后,下一年开始吸食卷烟的可能性约是未使用电子烟的青少年的4倍(34%VS 9%)。美国一项针对694名青少年或年轻人的一年观察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结果:既往曾使用电子烟者转化为卷烟吸食者的比例显著高于从未使用电子烟者。Samir Soneji等进行一项荟萃分析研究,17389名青少年和年轻人使用电子雪茄与不使用电子烟者比较,随后开始吸卷烟(30.4%VS 7.9%)和过去30天(21.5%VS 4.6%)吸卷烟的风险更大。这些证据提示,不吸烟的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后更容易导致吸卷烟行为。
电子烟在青少年中的流行,需引起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鉴于青少年尝试电子烟会显著增加健康风险以及其未来传统烟草的使用风险,加强立法限制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美国西部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调查发现,妊娠期妇女使用电子烟的比率为7.0%,妊娠最后3个月的电子烟使用率为1.4%。在怀孕最后3个月使用电子烟的妇女中,38.4%的人使用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35.2%的人使用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其中26.4%的人不知道自己使用的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而孕妇和胎儿的血液供应是相通的,孕妇吸烟会让胎儿通过血液接触到尼古丁。
(1)对胎儿肺发育的影响:孕期吸烟影响胎儿肺发育,导致儿童乃至成年后肺功能受损,表现为儿童期喘息、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的发生率增高。电子烟中的主要成分为尼古丁,在小鼠、大鼠、狗等动物模型上均提示,母体尼古丁的摄入会导致出生后幼仔的肺功能降低。特别是胎鼠肺发育的假腺期,在大多数肺泡期之前,尼古丁的摄入刺激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导致小气道发育异常,管径更细,从而影响新生鼠的肺功能。同时,尼古丁摄入激活氧化应激反应,包括胎儿体内的一系列氧化应激指标的升高,提示孕期吸烟可能诱发母体和胎儿双重自由基损伤。
(2)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电子烟烟雾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会与孕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运输,降低血液中含氧量。而胎儿所需氧气大部分由孕妇体内的血液运输提供,胎儿在母体内缺氧,很容易造成智力障碍。
动物实验揭示,暴露于电子烟烟雾的母鼠其后代在探索/活动方面没有变化,但与无尼古丁暴露组相比,胎鼠海马区的整体DNA甲基化、Aurora激酶(Aurk)A和Aurk B基因表达减少,神经元数量减少,提示母体尼古丁暴露会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
在活体怀孕大鼠经腹腔注射尼古丁的实验表明,它们的幼鼠体内的组蛋白修饰可维持大脑中曾经尼古丁暴露的记忆。在另一项研究中,Balb/C母鼠在孕期或孕后6周的尼古丁暴露,会导致后代出现短期记忆缺陷、焦虑和多动,以及DNA甲基化的改变、神经肽Y表达增加和诱导型NO合成酶增加。在一项电子烟气溶胶和烟草烟雾提取物对胚胎人类干细胞的研究中,作者发现,这两种暴露都会导致中胚层分化的持续延迟,并降低肌节基因的表达。电子烟气溶胶也影响了小鼠神经嵴细胞系胚胎正中面裂和中面的发育。
(3)对胎儿循环系统的影响: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会对胎儿循环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动物模型中产前尼古丁暴露会影响胎盘的血管形成,导致蜕膜和结合区面积减少。同时也减少了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和产生,导致滋养层分化及胎盘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表达受限,最终会影响母体与胎儿间的血液循环。
(4)胎儿畸形和胎儿死亡:电子烟中的化学物质进入孕妇体内后,影响到孕妇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作用到胎儿的DNA、蛋白质的合成上,造成胎儿身体畸形。在印度人群中进行的两项队列研究证实,孕期吸食电子烟,胎儿低出生体重、早产和死产的概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美国的调查中,与未怀孕的成年人群体一致,大多数怀孕的电子烟使用者和其他成年人一样同时还间断吸食传统卷烟。目前还没有关于电子烟使用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但根据现有的关于无烟烟草对生殖影响的基础研究来看,孕妇使用电子烟对胎儿存在诸多隐患。因此,孕妇应避免接触一切含尼古丁成分的产品,包括各种形式的电子烟。
(何炜,戴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