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控烟大众传播的形式

二、开展控烟大众传播的形式

有效的控烟大众传播形式需具备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目前常见的控烟大众传播形式主要为媒介传播和活动传播两类。

媒介传播,顾名思义是依托现有媒介向公众传播控烟理念,医生个人甚至医院均可利用此类媒介来传递控烟健康知识和理念。控烟大众传播媒介一般又分为印刷类媒介(或实体类)和电子类媒介,目前常见的控烟传播印刷类媒介包括标识、海报、宣传册、折页、易拉宝等,多于医生诊室、医院宣传栏,或于医院周边的社区、街道、单位内摆放传播。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控烟大众传播也逐步以电子类媒介为主,其中新媒体平台由于平台本身的用户众多、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特性,成为当前控烟大众传播的主力媒介之一。医院、医生个人均可注册为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短视频、腾讯知识官等平台的认证号以传播健康科普内容。

活动传播,即通过策划主题活动,将控烟理念传播给公众。一场控烟活动传播可以结合以上介绍的各类传播媒介共同开展,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最大化地发挥传播效果。目前常见的控烟大众活动传播形式有举办讲座、义诊、线上答题、线上直播等。

1.线下开展控烟大众传播

目前大部分医院(或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和服务过程中,同步开展健康科普和传播的工作,医院可进一步借助其内部自有宣传阵地或设施,开展线下控烟大众传播。

(1)设置禁烟标识:在医院大楼主要入口和各个楼层通道的醒目位置设置“禁止吸烟”标识,在候诊区、治疗区、手术室、检查区、病房、医护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室、卫生间等室内场所醒目位置张贴禁烟标识,让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受到禁烟提示和教育

(2)张贴宣传海报:利用院内橱窗、画廊、专栏和医院走廊宣传栏,传播无烟健康理念、介绍戒烟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3)摆放宣传资料:在导医台、门诊候诊处、病房走廊资料架等处,摆放控烟宣传资料,供就诊者、来访者、住院病人及家属随时取阅;志愿者向候诊患者发放控烟宣传材料,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4)电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医院LED屏、电视屏、智能机器人等电子平台,滚动播放控烟戒烟健康知识和技能,使进入医院的人员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控烟教育。

(5)举办健康讲座:结合“世界无烟日”、“世界慢阻肺日”、“国际肺癌日”、“世界心脏日”及《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宣传月等卫生主题宣传节点,集中开展控烟宣传、戒烟讲座,组织义诊或健康咨询活动,让广大群众切实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

(6)医生主动宣教:医生在诊疗时,应主动询问患者吸烟史,并宣传控烟知识,积极促成戒烟意愿,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指导和帮助。

此外,控烟大众传播可以以医院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辖区,联合周边社区、街道、单位等场所进一步开展传播活动。

(1)控烟传播进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与辖区内居委会联合,把禁烟宣传海报、视频资料等发至社区,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营造无烟社区环境,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2)定期举办讲座、义诊活动:辖区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生,定期前往社区公共场所开展控烟知识科普讲座,宣传讲解禁烟控烟知识,或开展义诊咨询活动,通过诊疗测试使烟民初步了解烟草依赖成瘾性程度,同时开展干预促使产生戒烟意愿。

(3)家庭医生开展健康管理和戒烟干预:家庭医生开展健康管理和随访时,主动询问患者吸烟史,并发放有关吸烟危害和如何控烟、戒烟的宣传材料,积极促动患者的戒烟意愿,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指导和帮助。

(4)鼓励企业员工戒烟:医疗机构与所在辖区街道联合,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对辖区内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进行控烟知识科普宣讲,或利用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义诊服务时,开展控烟宣传和戒烟咨询。

2.线上控烟大众传播阵地

(1)微信公众号:戒烟医生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拓展了线上开展健康科普的新阵地,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内加入预约挂号、戒烟门诊时间等信息和功能,使公众通过关注医生的公众号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此外,也可以在微信后台或是推送文章的留言处向医生提出咨询寻求专业解答。而医生则可以借助公众号更直接地了解公众的需求,从而更加精准提供专业、权威的健康指导和建议。此外,借助公众号的引流作用,将有进一步诊疗需求的患者转诊至线下医疗机构门诊,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控烟科普与戒烟干预、预防和治疗有机结合起来。

对每天在门诊和病房忙碌的医务人员而言,运营好一个微信公众号并非易事,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如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戒烟门诊史兆雯医生开设的“健康卫士小史的呼吸课堂”,以及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戒烟门诊李维浩医生开设的“医生有李”等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果专业医生无暇运营个人公众号,也可与“无烟上海”“健康上海12320”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建立联系,积极投稿或成为科普专栏专家,也同样可以达到不错的科普成效。

(2)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制作短视频时,可以将控烟科普知识制作成大众更容易接受的碎片化学习健康科普的形式,除了常规的知识解说类,还可以尝试故事情景小视频,甚至是改编歌曲,这类创作型视频容易获得官方媒体平台的推荐,传播速度惊人,很可能成为流行“爆款”。

短视频科普内容要注意需讲述或解读实用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或公众常见误区等内容,而不要照着教科书讲枯燥的医学知识。在视频镜头前应注意仪表仪容,穿着白大褂,专业权威的形象也会为抖音号增加可信度。要善于研究时事热搜和“蹭热点”,如果当前的话题存在“火”的潜力,应快速去挖掘出科普创意点,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受到公众的关注和形成较为广泛的传播。

(3)新浪微博爱问医生:爱问医生是新浪微博推出的一款健康咨询应用,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搭建在线咨询平台。患者可在微博上找到合适的医生,进行健康图文咨询、预约挂号等。“爱问医生平台”在新浪微博上运营并管理执业医生资质认证,健康排行榜、健康话题排行榜、健康热门微博排行榜、健康类话题等新浪微博医疗健康领域的资源,以保证新浪微博平台上的良好医疗健康领域生态环境,是专业人员开展健康科普的平台选择之一。

(4)腾讯知识官:知识官,是腾讯新闻在不同领域寻找有真知灼见或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邀请成为腾讯新闻知识官,在腾讯新闻的平台上持续围绕热点话题和用户兴趣提供有趣实用的内容或互动。加入知识官计划将获得一系列个人IP服务,包括定制课程、粉丝交流和资源共享等。目前也已经成为一定规模的线上知识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