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据估计,全球超过1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都是由吸烟所致。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烟雾中的有害成分会直接损伤血管内膜,抑制NO生成,降低血管弹性,促进炎症因子和白细胞对血管壁的浸润,引起冠状动脉收缩、高凝状态加剧以及内皮功能障碍,从而启动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另外,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还会导致脂代谢紊乱,升高血液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这些因素也会易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吸烟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比不吸烟者增高2~6倍。吸烟引起机体肝酯酶活性增强,使胆固醇(T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加,特别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TC/HDL-C)增加。美国人Kannel等研究指出,TC/HDL-C比值对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颇有意义,当TC/HDL-C>4.5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三酰甘油能够增加LDL-C的生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狭窄,其狭窄程度与吸烟指数呈明显正相关。无论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均可使血小板黏附性聚集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同时引起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加,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后者是青年男性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诱因。
(2)吸烟与血液黏滞度:研究发现,烟雾中的物质可加速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减少纤维蛋白降解,刺激红细胞增生,提高血液黏滞度,降低血流速度,增强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这些因素均影响患者对氧气的摄入以及运输。所以,吸烟人群在手术麻醉中出现心肺功能并发症的概率,是正常人群发病概率的2~5倍。
(3)吸烟与高血压: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逐渐增加。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吸烟大于15支/天时与高血压的联系强度为高度。Talukder等发现烟草暴露可引起小鼠血压升高,其机制可能是烟草中的尼古丁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增快,心脏搏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吸烟产生大量缩血管物质引起小动脉血管壁痉挛,血管阻力增大,舒张压增高。同时,吸烟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顺应性减低,血压升高。
综合分析,吸烟与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心理压力、遗传因素、血液黏滞度增加均明显相关,因此吸烟为直接或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无论有无心血管疾病既往史,戒烟均与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脑卒中)的风险大幅降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