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体态律动教学法

二、奥尔夫体态律动教学法

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当时在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影响了那时年轻的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受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启示,奥尔夫开始探索动作与音乐教育的彼此交融,并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音乐的“原本性”概念,由此在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加入了节奏运动的教学法和声势的教学法。可以说,奥尔夫体态律动教学法是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发展和传承。

奥尔夫所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可以说是世界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步,也是20世纪全球范围影响最大和流传最广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中,他本人十分强调音乐的“原本性”。奥尔夫所指音乐的“原本性”并不是单指音乐,而是将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是人们自己亲身参与音乐而不仅仅是作为听众。因此,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在行为方式上大多是以歌唱、演奏、体态律动、舞蹈合为一体的。奥尔夫认为,这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同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一样,他认为“音乐出于动作,动作出于音乐”。

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的体态律动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包括声势和身体部位的动作,还包括体态律动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用,配合游戏、身体造型和即兴的民间舞蹈,其中声势是达尔克罗兹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主要教学内容。声势是指用身体作为人体乐器,通过不同身体动作使得发出声音的一种方式,也是在人类社会还未有语言和音乐之前人们表达、宣泄和交流感情的方式。奥尔夫采用跺脚、拍手、捻指和拍腿作为声势的4种基本形式,通过不同的声势来表现不同的节奏型或音乐,通过声势的大声小声来表现音乐的强弱,通过声势的变化来表达音乐节奏或音色的变化等。

声势的运用不必拘泥于抽象的音乐概念或者高超的演奏技巧,每个人甚至儿童都可以自然地运动。声势这种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对于节奏的身体感觉,提高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反映能力和记忆能力,也让学习音乐的学生更具有创造性。这是音乐训练入门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也是现在广为流传的实用又高效的音乐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