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zam

Shazam

2010年1月18日,星期一,巴黎

Shazam是iPhone的一款音乐辨识软件,在上面几乎能随时找到歌名和曲名。这款软件神乎其神,但也有一些无损于它的优异性能的局限。这一晚,我听着电台播放勃拉姆斯,却想不起曲名,我马上求助于这个软件。我的请求失败了。Shazam无法满足我的要求,因为那场录音是在公共场合完成,并未收录在任何唱片中。既然没有标记,就无法辨识。Shazam可不懂什么是“差不多”。从隐隐约约的线索中去猜测,是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做的事。我漫游巴黎时,自然不认识每条路,但是凭着视觉上的揣测估计,幸得某间商店、纪念性地标、某建筑物的特征,或偶尔凭着嗅出面包店、杂货店的气味,我就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街上闻到的香水味亦然。远远嗅到熟悉的香水留下的余味,我便能认出形式,越是靠近,细节就越是挥之不去。

最后,我就能找出香味的出处,有时甚至叫得出名字。但若是碰上一支“像某某某”的香水或是仿制品的话,我也会有栽跟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