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能超越既定历史而创新
2025年08月10日
三、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能超越既定历史而创新
尽管我们说,人工智能的目的并不在于对既有训练样本作出更好的解释,而是对未知样本作出更好的预测。且也正如前文所述,人工智能在工具属性上表现为信息的多维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认知的盲点、误区或偏见等。从这个意义上看,其似乎具有前瞻性。但细细考察我们会发现,人工智能对未知样本的“泛化”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归纳推理,也即由有限的数据集(特例)推广到整个样本空间(一般)。[17]而从大数据角度看,人工智能所处理的数据是既有的或正在实时生成的数据,而非尚未生成的数据。也就是说,它所依据的是人类既有的经验——也即人们常说的“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或较为负面的说法是“垃圾进,垃圾出”,故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能超越既定历史而创新。这实际上也是人工智能不能完全代替人类主体性的重要方面。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能够感知具体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非对其做程序化、格式化的机械理解,从而能在一定条件下摆脱既定行为模式,创造性地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自身局限性和基于此的应用限制。正如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泰斗张钹院士所总结的:“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适合解决的问题,一般都要满足有充分的数据和知识储备,而且需要是确定性问题、完全信息、静态的、有限任务和特定领域。”[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