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验指导
乳剂型液体制剂也称乳剂(pharmaceutical emulsions),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形成液滴的一相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围在液滴外面的一相则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普通乳剂可供内服、外用,经灭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微乳也可供注射用。普通乳剂的液滴直径一般在1~100 μm范围,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乳剂由油相、水相、乳化剂组成。乳化剂的作用是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乳滴粒径分布在0.1~1 μm范围的乳剂称为亚微乳,小于100 nm的乳剂称为纳米乳。处方组成和制备方法与普通乳剂不同,含有助乳化剂,通常是自发乳化形成的。乳剂因内相、外相不同,分为O/W型和W/O型等类型,可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等方法进行鉴别。
乳化剂有天然乳化剂、合成乳化剂、辅助乳化剂。合成乳化剂通常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所起作用的相对强弱可以用亲水亲油值(HLB)来表示。HLB值高者,亲水性较强;反之,则亲油性较强。常用乳化剂的HLB值一般在3~16范围,其中,HLB值在3~8为W/O型为乳化剂,HLB值在8~16为O/W型乳化剂。各种油被乳化生成某种类型乳剂所要求的HLB值并不相同。只有当乳化剂的HLB值和用量适应油被乳化的要求,生成的乳剂才稳定。譬如,植物油∶水∶胶的质量比为4∶2∶1,液状石蜡∶水∶胶的质量比为3∶2∶1,挥发油∶水∶胶的质量比为2∶2∶1。将两种不同HLB值的乳化剂混合使用,以获得乳化某种药物的最适HLB值。混合乳化剂的HLB值为各个乳化剂HLB值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HLB混合=HLBa·Wa+HLBb·Wb/(Wa+Wb)
式中:a、b分别为两个已知HLB值的单个乳化剂,Wa、Wb分别为两种乳化剂的质量。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①干胶法;②湿胶法;③新生皂法;④机械法(乳匀机、胶体磨)。
干胶法制备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干胶法制备工艺流程
通常小量制备且乳化剂为天然乳化剂时,可在乳钵中研磨制得,如以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和湿胶法。以乳化能力强的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时,可直接振摇获得乳剂。工厂大量生产多采用乳匀机、高速搅拌器、胶体磨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