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验指导

二、实验指导

血药浓度法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时,如果仪器对血液样品的检测灵敏度低,或血中干扰物多导致检测方法特异性不够,或不易多次采血时,可采用尿药浓度法。通过给药后收集各时间段的尿样,测定尿药浓度,求出动力学参数以及生物利用度。但尿药法准确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测定结果不如血药浓度法准确。当有较多的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并且药物的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时,可用速度法或亏量法进行动力学参数的求解。

单室模型口服给药尿药法基本公式为:

(一)速度法

一般ka>k,当t充分大时两边取对数并以平均速度(ΔXu/Δt)代替瞬时速度以中点时间tc代替t,则得下式:

式中:ΔXu为某段时间Δt内排出的尿药量,ke为表观一级肾排泄速率常数,k为总消除速率常数,ka为表观一级吸收速率常数,F为生物利用度,X0为给药剂量。以lgΔXu/Δt对tc作图,从后段直线的斜率可求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

(二)亏量法

尿药总排出量为:

则亏量(待排泄尿药量)为:

式中:为尿药排泄总量,时间段的累积尿药排泄量。

对t作图或拟合直线,通过直线斜率求出k。

(三)应用尿药浓度法测定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标准参比制剂的尿药排泄总量,为实验制剂的尿药排泄总量,X0(标)为标准参比制剂的给药剂量,X0(试)为实验制剂的给药剂量。

核黄素(维生素B2)异咯嗪环上含有双键,其在444 nm可见吸收。核黄素可在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作用下,能还原为无色的双氢核黄素,在444 nm处无吸收(如图21-1所示)。

图21-1 核黄素的氧化还原反应

由此,可利用尿液中加入保险粉前后两次测得的吸光度差值来计算尿液中核黄素的含量。为了排除内源性核黄素的含量,要用空白尿液的吸光度来矫正服药后尿液样品的吸光度。除此之外,内源性非核黄素类物质也可能在444 nm处有吸收,因此对于空白尿液和服药后的尿液样品均应测定加入保险粉前后的吸光度,消除非核黄素类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具体如下:

空白尿液:

ΔA1(内源性核黄素的吸收)=A1(内源性核黄素和非核黄素的吸收)-A2(非核黄素的吸收)

含药尿液:

ΔA2(外内源性核黄素的吸收)=A1(外内源性核黄素和非核黄素的吸收)-A2(非核黄素的吸收)

则外源性核黄素的吸光度值应为:

ΔA=ΔA1-Δ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