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验指导

二、实验指导

药物动力学也称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指借助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体内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和建立机体内不同部位药物浓度(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阐明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规律,为新药、新剂型、新型递药系统的研发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药动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

(1)血液样品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2)确定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

(3)采集空白血样。

(4)服药。

(5)隔时采样和血样处理。

(6)仪器分析。

(7)数据处理。

药物口服后,假设吸收与消除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则吸收部位药量的变化速率与吸收部位的药量成正比;体内药物的变化速率等于吸收速率(kaXa)与消除速率(kX)的代数和。速率方程如下式表示:

式中:X表示体内药量,Xa表示待吸收药量,表示时间t时药物的变化速率,ka为吸收速率常数,k为消除速率常数。

求解此微分方程,得到血药浓度(C)与采集血样时间(t)的关系式:

式中:F为吸收分数,V为表观分布容积。

吸收速率常数(ka)与消除速率常数(k)通常用残数法求解。主要步骤包括:

(1)根据实验值作lgC-t图。

(2)用消除相末端4点做直线,通过直线斜率求k。

(3)若已知V、F,可通过截距求得ka;若未知,将消除相直线外推到吸收相得外推线,在此线上找出吸收相各时间点的lgC外1,lgC外2……再转化为C外1,C外2……用C与同时间实测浓度(C)相减,得残数浓度(C),C=C-C

(4)用lgC对t作残数线,由斜率求ka

阿司匹林血浆样品的含量测定方法。阿司匹林在体内转化为水杨酸盐。血样经高速离心后分离血浆,含药血浆与混合试剂[HCl,Fe(NO)3,HgCl2]混合后,HgCl2可沉淀蛋白质,Fe(NO)3与水杨酸在酸化条件下,作用显紫堇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显色强度与水杨酸的浓度成正比。应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0 nm波长处测定紫堇色溶液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即可求出水杨酸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