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验内容

三、实验内容

(一)材料与仪器

1.材料

主要有盐酸小檗碱、注射用豆磷脂、胆固醇、无水乙醇、磷酸盐缓冲液等。

2.仪器

主要有分析天平、旋转蒸发仪、烧瓶、烧杯(100 mL)、量筒、恒温水浴锅、磁力搅拌器、激光粒度仪等。

(二)实验部分

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制备

【处方】

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处方见表16-1。

表16-1 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处方

【制备】

(1)盐酸小檗碱溶液的配制: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0.37 g与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2.0 g,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摇匀,即得磷酸盐缓冲液(pH约5.7)。称取适量的盐酸小檗碱,用磷酸盐缓冲液配成1 mg/mL的溶液,置于65~70℃水浴中,保温、待用。

(2)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制备:按处方量称取豆磷脂、胆固醇置于烧瓶中,加无水乙醇5~10 mL,置于65~70℃水浴中,搅拌使溶解,再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上缓慢旋转,使磷脂乙醇液在壁上成膜,同时减压除去乙醇,制得磷脂膜。

取预热的盐酸小檗碱溶液,加至含有磷脂膜的烧瓶中,于65~70℃水浴中旋转或超声水化10~20 min。将上述混悬液置于烧杯内,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在室温下搅拌30~60 min。如果液体体积减小,可补加蒸馏水至30 mL,混匀,即得脂质体混悬液。

【注解】

(1)盐酸小檗碱: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

(2)磷脂与胆固醇的乙醇溶液应澄清,不能在水浴中放置过长时间。

(3)脂质材料在65~70℃水浴中搅拌(或超声)水化10~20 min时,一定要充分保证所有脂质水化,不得存在脂质块。

【质量检查】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制剂通则9014(微粒制剂指导原则)进行。

(1)脂质体的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粒径。

(2)激光粒度仪分析脂质体粒径、多分散指数和ξ电位。

(3)脂质体的包封率与载药量。

(4)脂质体泄漏率及磷脂氧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