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附录

六、附录

(一)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规定了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溶出度测定使用的溶出仪(如附图13-1所示),具体测定方法有转篮法(第一法)、桨法(第二法)、小杯法(第三法)、桨碟法(第四法)和转筒法(第五法)。释放度测定方法常采用第一法和第二法。

附图13-1 溶出仪装置 

1.转篮法(第一法)

(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其形状尺寸如附图13-2所示。篮体A由方孔筛网制成,呈圆柱形,篮轴B的末端连一圆盘,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2.0 mm±0.5 mm);盖边系两层,上层直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上的3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角。

附图13-2 转篮装置

(2)溶出杯:一般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 mL杯状容器,内径为102 mm±4 mm,高为185 mm±25 mm;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溶出杯置恒温水浴或其他适当的加热装置中。

(3)电动机与篮轴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品种项下规定转速的±4%范围之内。转速可任意调节在50~200 r/min,缓控释制剂释放度实验一般采用100 r/min。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

(4)仪器一般配有6套以上测定装置。操作容器为1000 mL的圆底烧杯,外套水浴温度应能使容器内溶出介质的温度保持在37℃±0.5℃。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900 mL,注入每个操作容器内,加温使溶出介质温度保持在37℃±0.5℃。取供试品6片分别投入6个转篮内,将转篮降入容器中,立即开始计时,至少采用3个时间取样。在规定取样时间点,吸取溶液适量,立即经0.8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样至滤过应在30 s内完成,并及时补充所耗的溶出介质。取滤液,按照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算出每片(个)的释放量,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31规定进行结果判断。

2.桨法(第二法)

除将仪器装置中转篮换成搅拌桨外(如附图13-3所示),其他装置和要求与第一法相同。搅拌桨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旋转时摆动幅度不得超过±0.5 mm,取样点应在桨叶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 mm处,缓控释制剂释放度实验时搅拌桨转速一般采用50 r/min,按照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并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31相关规定进行结果判断。

附图13-3 搅拌桨装置

(二)溶出仪(第一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加水至水浴容器的红线处。打开电源,容器内的水会自动循环;如果水不循环,则用洗耳球在水管一侧吸几次,即可循环;容器内的水长时间不循环,会导致加热装置损坏。打开电源时,数显窗口显示默认参数,即温度为37℃,转速为100 r/min,时间为45 min。

(2)按“预置/实时”键,温度窗口显示实时温度。按“复位”键,按“定时”键,时间窗口显示001,请输入第一个取样时间点(输入005,表示5 min后取样),之后窗口显示002,输入第二个取样时间距离第一个取样时间的间隔时间(输入005,表示10 min后取样),窗口显示003,再输入第三个取样时间距离第二个取样时间的间隔时间(输入010,表示20 min后取样),最多输入6个时间间隔。最后一个时间间隔输完后,时间窗口显示第一个取样时间(显示005)。

(3)最后一个时间间隔输完后,时间窗口显示第一个取样时间。立即按“预置/实时”键,温度窗口显示实时温度,按“控温”键,绿灯亮,表示开始加热。

(4)等温度窗口显示37.0℃(绿灯亮),仪器安装到位,将样品放入转篮,按操作板最左侧“向下”箭头,待转篮浸入溶出介质,按“转动”键(绿灯亮),“定时”键(绿灯亮),开始倒计时。待听到蜂鸣声,开始取样。蜂鸣声停止后,时间窗口自动跳转到第二个时间间隔值。以此类推,直到结束。

(5)仪器安装主要包括溶出杯的固定、篮轴的固定位置、转篮的安装,详见具体企业提供的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