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极长的送葬队伍,置身于人群中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每个人都是自发前来送行的。每个人都在哀诉、痛哭,哭声就像天空滚过的阵阵惊雷,那少见的撕心裂肺的场面令天地动容。

走在这支送葬队伍最前边的,是柳西周的儿子柳兆文,一个身材高壮的青年。他身着黑衣蓝裤,头戴皂白的孝帽,裤腿扎着绑腿,脚穿素白孝鞋,胸前紧紧搂着父亲的遗像。他肃穆地低垂着头,默默流淌着泪水,父子之间像在交流着什么……

紧随其后的是柳西周的妻子刘凤英,左边是柳西周的女儿柳惠媛,右边是柳西周的妹妹柳兰英。她们也都穿着一身素白,胸前披着长长的孝巾,三人满脸泪水,为痛失最亲的人而悲痛欲绝!

他们的身后,是村人自发拉出的白色条幅。一条写着: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另一条写着:西周,走好!这是村民对自己的村干部品行最确切的总结和评价,也是他们发自心底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这支长长的送葬队伍,打柳西周家门口开始,顺着村路缓慢向前移动。他们走出了村庄,走向了田野,一直向着柳西周的墓地走去。

要说人群中最为痛苦,最伤心哀绝,最难割舍的,自然是与柳西周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几十年的妻子——刘凤英。只见她匍匐在地上,双手捶地号啕大哭,满身泥尘也不管不顾。

当初,她嫁给柳西周时,他家中一共七口人,只住着三间破旧的房子。她没要过他一分钱的彩礼,甚至她家屋里所用的方桌、箱子、大衣柜等,还是她结婚时娘家给她的陪嫁。她刘凤英从来不图柳西周什么财物,她喜欢的是柳西周的善良热情和无私。尽管柳西周身为村干部,这些优秀品质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刘凤英作为村干家属也付出了许多努力和理解。

刘凤英本是一个富家女,母亲是极力反对她嫁到柳家的,因为柳西周身为村干部,整天在外奔波,他操的是全村的心,过问的都是村民的事,他心里装的、想的也全都是他的村民们。几十年来,他自己那些微薄的工资,也几乎都贴补给了家庭有困难的村民。自从刘凤英跟他结婚之后,几十年来他极少有时间在家。就连他们的两个孩子,无论是吃穿,还是读书,他都无暇兼顾。

可以说,他们这个家,全靠刘凤英一个人在支撑。好在她勤劳能干,啥样的苦都能吃,再重的活也能干。地里的庄稼,她一人种;地里长草,她一个人锄;麦子熟了,她一个人割,一个人拉。田间地头本是男人的活,她也照样能干。一个人在场里,丢下锨,拿起扫帚,一个顶俩,忙个不停。汗水浸透了衣裳,她也只用毛巾擦一下脸,缓一口气,便又埋头苦干。家里的活也是她,喂猪、放羊、烧锅、做饭、洗衣裳,她样样都干得得心应手,把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她心里就没有情绪、没有烦恼、没有委屈吗?特别是农忙季节,别人家地里干活都是夫妻两人,边干边有说有笑的,活儿也干得轻轻松松的。而他们家,却只有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尤其是遇到风雨天抢收庄稼的时候,柳西周的心里只会惦记着村民的田地,最后才会想起自家的庄稼。刘凤英时常在心里嘀咕道,我给村干部当媳妇,却要比寻常人家女人多吃好多苦,多受好多累。

正当刘凤英产生这样的不满时,扭脸又看见柳西周打外边回来,她的气恼就不打一处来,不管不顾地开始跟他吵闹,向他发泄起心中的不满。

柳西周即使满身疲惫,遇到这种情况他也只是耐心地、温和地劝她说,谁让你是村干部的媳妇呢?没有你在后边给我顶着,我还咋当这个村干部,咋管村民的事?

刘凤英听到这话也就气不起来了。

每当她累得浑身疼痛,身心疲惫时,刘凤英也会向柳西周诉苦。柳西周默默地听完,无奈又歉意地对她说,我心里边也想着帮你分担,帮家里挑重担,让你一个女人为这个家累成这样我也心疼,很不忍。可村里有那么多村民,有那么多需要帮助和管理的事情,我也分身无术,身为村干部,我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我只能对你说,你嫁给了我,我却不能为你遮风挡雨,让你为这个家受苦啦!

丈夫如此劝说,她有多大的气恼也消了。

柳西周十分心细,刘凤英若是情绪低落,他便走上前给她鼓舞;见她心情郁结,他就说风趣话,把她逗笑。每当两口子终于有了为数不多的闲暇时间,他就开导她说,我觉得你打内心里还是想支持我把这个村干部当好的,是想让我尽一切力量让村民都富起来,都过上好日子的。我干好了,让村民满意了,获得村民的认同,你心里也是高兴的,脸上也是光彩的。你身体上虽然受苦了,可你的心里却是甜的哩!

可不管咋样说,谁活着都朝好处想,都往高里走,都要面对现实。刘凤英看到村里的男人纷纷外出打工都挣到大把的钱,日子也蒸蒸日上,而她家男人,只守在家里当村干部,不少受累,也没少辛苦,却没挣到啥钱,跟人家打工的男人相差很远很远。人家的生活大变样,她家的生活却还是老样子。别的奢望她没有,只是她家的房子,已经破旧得一阵风都能吹倒。家里的一双儿女也一日日长大了,于是翻建新屋子成了刘凤英最深的渴盼。可是家中种地获得来的微薄收入,只能够勉强支撑家里人的吃穿用度。翻建一座新房子,需要一笔大数目,这笔钱总是攒着攒着就被柳西周拿去救济村里的贫困老人了,房子也就一年一年地建不起来了。不为别的,就算为了建一座房子,她也不能让柳西周继续当这个村干部了。

刘凤英几次劝说柳西周不当这个村干部了,出去务工,攒点钱好歹将这安身的房子给盖起来。她的丈夫却思想坚定,不但不听她的,还反过来开导她说,手指头伸出来还有长有短呢!每个人的分工是不同的,我爷爷当了一辈子村干部,我父亲当了一辈子村干部,现在轮到了我。你可不要轻看这个不起眼的村干部,那可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啊!村干部这个岗位非常重要,当好村干部不容易,当一个让村民能信得过的村干部,就更加困难了。我身为一名党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外面是金山还是银山,我都不会离开这个村的。任何时刻,我必须要经受住这个严峻的考验,决不能半道当个逃兵!既然村民选择了我,村民需要我,我就要坚定地把这份工作坚持下去。身为一名村干部,本身就是为一村子的村民服务的,怎么把一村子村民丢下不管,外出打工呢?

柳西周深知,为了支持他当好这村干部,刘凤英付出了平常人家妻子两倍的辛劳,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很受感动,也过意不去。柳西周每每看到妻子疲惫的样子,总是会说,等我将来退休了,干不动了,我就天天陪着你。到时候我带你出去,咱旅游去,看看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她一直把丈夫的话记在了心里。她不止一次地跟他说,你将来要带我这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女人去旅游,让我开开眼呀,你可一定要说话算话!

柳西周总是深情地看着她说,知道,知道,你放心吧!我说过的话一定做到,我一定会实现自己对你的承诺!

这些对话刘凤英都清清楚楚地记着,而许下这个承诺的人却永远地离她而去了。

这个在男人背后苦苦支撑几十年,也同样为茶棚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贡献的女人,如今伏在那片四周种满了麦子的墓地里,哭得声嘶力竭。在她心里,丈夫的分量千斤重,她对丈夫有深厚的情义,有无穷的依恋和不舍。她挣扎着站起来,一步一步走到柳西周的棺材前,用颤抖的双手一遍遍轻轻抚摸着自己最亲爱的人的面容,口中喃喃道,你太累了,你为村民操劳了一辈子,现在终于可以休息啦!

当黄土将棺木一点点埋没时,刘凤英再一次暴发。她哭着,用嘶哑的声音哽咽着说,西周,西周,你不是说等你将来老了,不当村干部了,要带我出去旅游,你怎么说话不算话,就这样扔下我们先走了啊!家里没了你这个顶梁柱,让我们咋活呀?

柳西周这个从不食言、从不失信的人,这次却没能兑现给妻子的承诺。这么多年,无论他遇到的任务多么艰巨,无论他在工作中遇到多么难啃的骨头,或者是他的村民找他办多难办的事,他都从不食言,而这次他却留给妻子刘凤英一个永远不能兑现的承诺……

柳兆文紧紧抱着爸爸的遗像,他肃立在那里,耳畔又响起爸爸跟他说过的话:你是新时代的青年,就应该勇敢地回到基层来,到艰苦的地方经受锻炼。一个人应该有志向,有追求,有使命,有担当。要把你的生命和青春,还有知识和才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家乡这片土地。柳兆文望着父亲的墓碑,暗下决心,他要带领茶棚村的村民一起发展,建设茶棚村,让茶棚村变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让茶棚村的众多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他将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肩负起振兴茶棚村这个光荣又神圣的使命。他要带领茶棚村广大村民奋发图强,一路向前!

淮土平原上,茶棚村的土地上,又多了一座浑圆的新坟!

老支书张兴成,伫立在柳西周的新坟前,他身旁是柳兆文,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这遍地绿色、充满生机的麦子。张兴成擦了擦脸上的泪水说,西周,你看今年麦子的长势,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在望的好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