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

五十八

当天下午,柳西周从医院看病回来后,他写了一个请假条,托人带给镇领导。请假条上这样写道,我在医院检查身体时,医生建议我去合肥再次检查,需要一段时间休养,请领导谅解,予以批准。

在这种情况下,家里一番商量,不得不告诉当兵后又去宁夏上大学的儿子柳兆文,让他尽快返回,陪同父亲前往合肥看病。

因为现在柳西周身体虚弱,合肥又远,大家担心他在路途上身体吃不消,只好先在家里输一些营养液进行调理。同时,得等他儿子柳兆文回来。

两天之后,柳兆文风尘仆仆地回来。隔天早晨,仍由柳云峰开车,柳兆文和另外三个近门的村民陪伴着柳西周,前往合肥。柳西周经过连续两天的调养,身体有了一些好转。上车之后,柳兆文要搂抱着柳西周,却遭到了他的拒绝,他表现得很坚强。他对儿子说,我没事,用不着担心,我坐我的,你坐你的。他这么说着,用余光环顾一周,接着说道,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工作岗位上,从没走出来过。这次是个大好机会,我要在路上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坐在靠窗户边的位置上,

他时不时透过窗户向外看,边看边说,哪儿也没有我们这淮土平原好。天宽地阔,一眼望不到边,到处都是青绿,都是茁壮向上生长的麦子,微风吹过,绿浪起伏,多美。

柳兆文只好跟着说,我爸好有诗情画意,要是个画家,肯定能把这壮美的景色画成一幅好画。

柳西周接着又说,我要真有那么高的水平,我就不当村干部啦。他说过后,又向外眺望着道,我们这里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各种各样的庄稼都能种,而且产量高,品质好。不管是小麦,还是玉米,亩产都能超千斤。要是栽红芋、生姜、马铃薯,产量更是能达到几千斤。正因为我们淮土平原好,所以打山东、山西那儿迁移到这里的人特别多。他用手指着窗外说,你们看,一个村庄连着一个村庄,看起来特稠密。

柳兆文有些担心父亲的身体,就阻止他说,你不知道你是生病的人吗?你还是要多休息,话说多了,别把你给累着了。

柳西周正说得兴致很高,让儿子这么一阻止,他心里很不高兴。他埋怨地说,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爸是啥样的身体,过去该有多强壮。你这净说笑话,说个话都能累着人吗?接着,他又话中有话地对柳兆文说,你爸我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我这话就是说给你听的,你也有必要听一听。

柳兆广打圆场说,你爸心里想说,你咋不叫他说?柳兆文抬头看了下柳西周,又接着说,不过,你要感觉累了,就不要强撑着。

柳西周忽然提出从小岗村绕行一下,看一看。虽然多走了几十公里,柳云峰还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当车开到凤阳小岗时,柳西周再次有了说话的兴致。他问儿子兆文,你知道凤阳最出名的是什么吗?

柳兆文只好摇摇头说,不知道!

柳西周嘴角向上挑了一下,说道,还大学生呢,你的知识面太过狭窄了。我告诉你,凤阳的花鼓最有名啊!“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他这么哼唱一句之后,又接着说,当然,凤阳最出名的还有小岗村。过去毛主席走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最早就是从凤阳小岗村发起的。小岗村有十八位农民,他们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每人都在自己名字上边摁下了血手印,他们宁肯去坐牢,也一定要把集体的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去进行耕种。他们是改革的带头人,也是十八位勇于尝试的英雄!

柳兆文说,小岗村后来还出了一个叫沈浩的村第一书记,他为了小岗村的发展积劳成疾,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柳西周便朝儿子柳兆文点下头,继续说道,做人就应该这样,有勇有胆。特别是干部,应该好好向沈浩学习,把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人民。说过,他目光殷切地看向儿子,又说道,我说的这些话,你能理解、能记在心里吗?

柳兆文抬起头,深情地看着自己的父亲说,你的每句话,我都在用心听,我都记下啦。

柳西周对儿子的这个回答感到十分满意,他接着说,要我说,我们中国的农民都是英雄。自打我们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大江两岸,还是沿海地区,哪里没有农民工的身影?哪里不留下农民工的足迹?无论是城里的高楼,还是我们车轮下每一条宽广的公路,不都是农民工用双手建出来的?又有哪座城市,不是农民工参与建设的?还有城里的民营工厂,也需要农民工进去生产、劳动,给支撑起来。可以说城里的重活、脏活、累活,主要还是依靠农民工。谁有我们农民工勤劳?谁有我们农民工吃苦、能干?毫不夸张地说,几亿农民工就是一个拥有巨大能量的生力大军,我们国家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农民工付出了多少智慧和辛劳,流淌下多少汗水!

柳西周越说越激动,挺身打座位上站了起来,用手在空中有力地挥舞着。

柳兆文也受到了感染,站在父亲对面,情不自禁地说,真想不到,我爸不过是一个村干部,见解竟这么深刻,认识有这么高。

柳西周的目光一直注视着窗外,有些自豪地说,你不要当你参过军,现在又上了大学,就敢小看你老爸。你爸平常可也没少看书,不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工作,都有我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柳云峰这时回头插了一句说,你爸连国际上的事都摸得门儿清,都很关注呢。他跟我提起过中东的叙利亚,谈起过什么禁飞区,什么冲突降级区,说得头头是道,简直像个专家。

柳西周没有把话题往远处扯,他把话收回来,继续说道,身为一名农村干部,真正要吃透的还是农村,要弄明白自己落后的难点究竟在哪个地方,应该怎样突破。农业、农村、农民,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农业,农业才是最为重要的。像我们淮土人,主要是以耕种为主。可我发现,我们不少农村干部对怎样种好地,怎样才能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是个门外汉,也放不到重中之重上。要知道,一个不懂农业、抓不好农业生产的村干部,就是一个不称职、让村民不能信服的村干部。

柳西周所说的这一番话一下吸引了车里除柳云峰之外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到了柳西周身上。

一时之间,谁都完全忘了他是一位重病在身的人。

柳西周仍有力地打着手势,越说精神越振奋。他说,要想让乡村真正实现振兴,首先要跟上中央的思路。现在,中央把乡村振兴当成全面改变乡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战略部署,今后中央的工作重点将逐步向农村转移。我们淮土平原发展的难点,一个是农业生产技术没切实、高效地去抓,再一个就是乡镇企业在我们当地几乎还是空白。只有让我们的农民工能更多地返乡创业,让农民工这支生力大军重新回到平原上,让食品加工企业在我们当地生根开花,我们的乡村才能获得巨大的变化,乡村振兴才能成为现实。他说完,便跟着问儿子,你来回答我,你老爸说得在不在理?

柳兆文夸赞地说,我爸高瞻远瞩,这话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实质上,切合实际,太正确啦!将来我考试就写篇论述农业发展的学术论文。

柳西周又出了一身虚汗,他重新在座位上坐了下来,目光炯炯地说,我不是让你写论文,你要知道,我们家族已经做了三代村干部了。爸爸最大的心愿是想让你入党为公,把你爸爸的接力棒传下去。将来等到你大学毕业了,就回到我们茶棚村来,当名大学生村干部。爸爸希望你到艰苦的地方锻炼,有雄心壮志,能坚韧不拔,为振兴家乡,为建设茶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么说完,他两眼充满渴盼,热切地看着柳兆文。

直到此时此刻,柳兆文才明白过来,父亲这一路撑持着说这些话,并坚持绕行小岗村的良苦用心原来都在这里。他是在劝说他的儿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能回到家乡当一名大学生村干部。

这一刻,柳兆文伸出双手,紧紧地抓住爸爸的手,热血激荡又坚决有力地对爸爸说,怎样能把我们茶棚村建设好、发展好,这是一道需要下力气去破解的难题。我作为你的儿子,只有接好你的班,投身其中,迎难而上,把这当成神圣的使命,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我愿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只新的、年轻的领头雁!他向着柳西周抬起头,有力地说道,爸爸,我现在就答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