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三十
柳西周走到镇街东头,在一家小面馆要了两碗稀稀拉拉的面条。他坐在小饭桌跟前,在等吃饭的空当,情不自禁地又打身上把那牛皮纸包掏出来,打开,满眼喜爱地看着他那十几粒麦子。他的嘴里跟着喃喃自语道,这可都是金贵的麦粒儿啊!
吃过饭,柳西周又着急忙慌地骑上自行车朝家返。
半路上,他看到路两边正在田野上收获秋季庄稼的人们。有的在大豆地里弯着腰身割大豆,有的站在玉米地里,正忙不停地掰着玉米。庄稼都成熟了,只有晚茬红芋还在地里生长着,因处在生长后期,叶片上的绿色变淡了,有的叶片边缘变成了黄绿色,有的呈现出暗红色,这里一片,那里一片,将田间点缀成一道道风景!
他飞快地踏着自行车,整个人仿佛逢了喜事般满面春风,抑制不住地兴奋。可以说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们这里就出现了卖粮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尽管现在粮食的价格已经放开,市场也打开了,粮食也能卖得出去,可价格一直不见涨。村民主要是靠种粮食为生,粮食总卖不上好价格,农村的经济发展很成问题。仅仅依靠在土地上种粮食根本不能致富,也不是好的出路。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迫走上了进城务工的道路。
身为村干部的柳西周,天天吃不好,夜夜睡不安,挖空心思想去破解粮食卖不上好价这道难题,思考着能找个什么途径让村民的粮食价格有所提升。他曾经跑到粮站询问过粮站站长,从那里得到的信息是,白麦品质好,价格要比红麦每市斤高二三分钱。他盘算了一下,就是按亩产千斤来说,每亩增收也不过几十元而已,这显然不行。尽管这些年来,粮食价格就是这个样子,他也没啥好办法,可他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头脑中反复想着该怎样找到突破口,让粮食价格涨上去。
现在他总算找到了一个打破粮食增产不增收怪状的方法,那就是成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种优质小麦,进行有机生产,走订单种植的道路。他从报纸及其他途径上获得的信息表明,今后搞有机种植、绿色种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很有潜力。但愿这是个瓶颈式的大突破,要真是那样,村民种粮就真的有了转机!
柳西周回到村里,立马跟老支书汇报了成立粮食种植合作社的事情。
张兴成听了后心里非常高兴,也表示赞成和支持,但他还是郑重地对柳西周说,事情当然是好事情,但步子可要走稳了。你要摸清楚情况,我们这里还没有试种过那啥高筋小麦,能不能上得去还不清楚呢,不要冒着风险搞,该慎重还是要慎重,别到头来落个吃力不讨好。
柳西周理解老支书的担心和提醒,知道这都是为他好,他就跟老支书解释说,你见我办过那种冒冒失失的事吗?但是,我们要想走新路,不大胆、不冒风险是不行的!我直接到沙河北种这个高筋小麦的示范点进行了详细了解。人家已经连续种植两年了,都表现得高产、稳产。关于这个品种的资料我也详细看过,这个麦种完全可以在我们黄淮大面积推广种植。说完他便把带回来的那十几粒小麦拿给张兴成过目。
张兴成听柳西周这么说过,又仔细看了西农979的新麦种。他见籽粒饱满,光泽度也好,心里也就有了底数。他对柳西周说,你把这个品种的详细资料复印一份给我。千亩连片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还要给你把下关,掌好舵才行。他这么说过,便在柳西周肩膀上拍了两下,鼓励说,你千万别当我这样做是多此一举,做事必须胆大心细。你看准的、该放手的,只管甩开膀子去干。我们茶棚村需要你这种敢闯敢试的精神,该支持的,我一定支持!
柳西周见老支书这样表态,心里松了口气,他说,你是我们茶棚村的总当家人,也是我的坚强后盾。只要有你在我身后,我可以一往无前地冲啊!
张兴成既感慨又欣慰地说,西周啊,这些年来,你心里一直为粮食价格上不去这事焦虑,想着各种办法。像你这样能把村民放在心头的村干部真是难得呀,你可是我们的顶梁柱啊!再过两年我退下去,你一定要顶上来。茶棚村还要你来挑大梁,你才是我们茶棚村最为重要的村干部啊!
柳西周竟然顽皮地向老支书扮了个鬼脸说,我们可是多少年的老搭档,配合最默契的领导班子了。我们要共同为茶棚村村民发热发光,把茶棚村村民前行的路照亮,你动退的念头,休想!
老支书看柳西周脸上满是汗,就亲切地对他说,渴了吧,我给你接杯矿泉水解下渴。
柳西周把他那十几粒麦子包好装到身上后,他掏出纸巾擦了下脸,忙站起身说,因为急着赶回来,我只在代桥集上吃了两碗面条,肚子没吃饱,我去泡桶方便面吃,连渴带饿都解决啦!
张兴成只好转回身,一边帮柳西周撕料包,一边充满关怀地说,我看你这段时间人也消瘦了呢!不能只顾工作不注意身体,要牢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千万不能因为工作弄垮了身体。
柳西周就嘿嘿笑着,然后说,你看我啥时候胖过?茶棚村几千口人哪能不操心。不过,我的身体可是很壮实的,没事,你不用担心。他这么说着,便端着方便面去接热水,放在桌子上浸泡了一会儿,然后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边吃边说,只要我能把这个西农979在柳大营试种成功,下一步,我就敢把专业合作社在咱整个茶棚村全面铺开!
张兴成跟着说,到了后年,你就让你的专业合作社在我们代桥镇遍地开花,这叫向纵深发展。我知道,你是有雄心壮志的人。
柳西周嘴里噙着方便面,继续说,当然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想干成啥事,不敢打破传统,不敢迎难而上,那怎么能行?村干部要是不想着一心为民办事,为民谋利益,那这个村干部就不要当!
老支书便点头称赞道,西周,还是你话说得好,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