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四十三
柳西周真的太忙了,一项工作接着一项工作。鱼塘改造这事刚刚告一段落,他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接着投入农户卫生改厕的工作中。
“一个土坑两块砖,五尺土墙围半边,猪拱鸡挠粪池漫,蚊蝇成群臭熏天。”这段顺口溜应当是农村传统厕所普遍存在的一种真实现状。正因为脏、乱、差,才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虽然看着是件不起眼的小事情,却是农村的一大顽疾。
而村民呢?由于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加上贫困造成的落后观念,经年累月散漫地生活在一种条件相对较差的环境下,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再怎么恶劣的环境,一旦适应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多年来,村里的鸡、鸭、猪、羊都是散养,村庄里随处可见家畜家禽的粪便。村民的宅基旁都堆着柴火垛,还有村路两边、房前屋后都栽有不少的树木。近些年来,村民上街买卖东西,都使用方便袋,弄得整个村庄里到处飘飞的除了草末子、树叶子,还有方便袋。村民长期不打扫,可想而知,村里多么脏乱。
的确,赶到农忙季节,村民一样活追着一样活做,好多繁重的农活干不完。庄稼秸秆上又有泥尘,弄得人人灰不溜丢、蓬头垢面的。可为了抓紧时间干活,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要是乡下人像城里人那样讲究干净,经常洗衣、洗澡,朝脸上搽脂抹粉,把大量时间给占去了,那地里的活就不用干了,庄稼也不用种了,这样的人在乡下人的眼中就不是正经的庄稼人。
村里有个叫柳玉华的,考到城里上高中,赶到星期天从城里回来,不是下到地里赶忙去帮父母收庄稼,而是在当院里泡了一大盆脏衣裳,高挽着衣袖洗衣服去了,白色的肥皂泡在盆里高高堆起。
他爹在庄稼地里干活,钉耙的头掉了,就扛着钉耙回家修,正好看见院子当中低着头正洗衣裳的儿子。他立刻怒火中烧,用手中的钉耙把子没头没脑地打了儿子一顿,生气地说,你个没出息的,没长眼?大忙天的,你不赶紧上地里帮父母干农活,只顾洗你的衣裳,不管父母累死累活啦?还没进城三天,你就这样洋派起来了,那还让你上学干啥?将来你要真有本事了,留在城里了,你这么洋派还让土气脏乎的父母踩你的家门吗?
乡下人擤鼻涕,那是随便擤的。走在路边,把手上粘的黏糊糊的鼻涕顺手抹到路边的树上;走在屋里墙边,就顺手抹到墙上;要是坐在床上,就抹在床腿上的;坐在板凳上,就抹到板凳腿上。更多人喜欢把擤的鼻涕顺手抹擦到自己穿着的鞋底上。
还有前几年,乡下人做饭都烧土锅灶。要是烟囱不好的话,只要一做饭,灶屋里就浓烟滚滚,浓烟甚至都能把人的眼睛熏得流泪,人们也只得一边擦着泪水,一边忙活着。这样时间长了,屋里的房顶和墙壁都让烟气熏染得乌黑一片,一掀锅盖,房梁上的灰尘和水蒸气遇冷凝聚的水滴就掉落到饭锅里,还有从锅灶下飘飞的烟尘也落到饭锅里。可村人盛满饭碗,照样狼吞虎咽地吃,自己还给自己圆乎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后来,柳西周便在村里推广一种省柴灶。这种灶的结构比较合理,也比较科学,能让锅灶下百分之九十的烟气通过烟囱排走。再加上明火都集中在锅下,没了烟夹杂在其间,明火就变得旺,煮饭时间也大大缩短了。而且这种炉灶比较节省柴火,因此被称为省柴灶。
可农村就是这样,明明看着是有利于村人的省柴灶,柳西周也只成功推广给了百分之九十的农户,还剩下百分之十的农户,不管省柴灶好处再多,他就是坚持使用自家原有的锅灶,坚决不使用省柴灶。这样的农户,就是那种传统守旧的“顽固户”。
柳西周刚开始提出给村民统一改建城里人使用的那种新样式厕所时,就好像把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立刻在村里引起了一片哗然。村里人互相凑到一块,纷纷议论的都是这个话题。
说起卫生改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算是一件小事情,可在村民之中掀起的却是狂浪。尤其是那些老年村民,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他们私下说,柳西周这“美丽乡村”建设搞得太细,管得太宽,连村民屁股下边的事都要管,这可真是破天荒,乡村建设,就是这个搞法?改不改茅房有啥要紧?谁家没有个屙屎撒尿的地方,这到底又跟他的“美丽乡村”有啥关系?又妨碍了他啥?他一个村干部应当抓大事、管大事,怎么管起村民身边这样的小事来了,不感觉丢人吗?
历来就有这样的说法,管天管地,管不住别人屙屎放屁!
柳西周当然也知道这种流传千年的说法,可他这个大忙人就是要管村民生活的小习惯。有人说怪话道,你柳西周本事大,你干脆用木塞子把村民的屁眼都塞住,不朝下排粪便了,也就落下个一片大地都干净啦。柳西周当然不会塞村民的屁眼,可他还是要抓卫生改厕这项工作,并且还要求得那样严格,做得那样认真。无形之中,让村里的一些人心里更来气了,私下言语道,柳西周,天底下真少有你这样的,怎么上边让你干啥你就不打折扣地去干,连这样的屁事你都不放过?你柳西周不觉得自己的头脑太不开窍了吗?连狗拿耗子这样的闲事你都不放过,你管的屁事是不是太多了?
万事开头难,柳西周才不管村民说他啥,他不朝心里去,只是一笑了之。而他抓这项工作的决心却坚如磐石。村民眼中这些提不到桌面上的屁事,他却当成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他现在就是要先把西瓜抛开,紧紧抓住一粒芝麻不放。他为此还专门召开了村两委全体会议,他在会上对卫生改厕这件事进行了重要说明。他先是详尽讲解了改厕的重大意义,对大家说,我也知道卫生改厕是件小事,可小事并不小,这是新与旧之间进行的正面对抗。我们农村人老几辈形成的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要给他们打破,并且最终让他们彻底改变。这是一种挑战,村民多年的生活习惯要想扭转过来可是相当不容易的。我们这项工作很紧迫,虽然我们人急,但心不能急,要把这项工作做细、做深、做透、做扎实,其间少不掉要花大工夫。他接着又说,要想把村民过去的旧茅房改建成如今的新厕所,要想让村民愿意改,并且乐意使用,由过去的极力反对变成后来的拍手欢迎,这需要一定的过程,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困难给攻克,让村民使用上新厕所,打心里边说这比过去的茅房强得多,好得多。他最后强调说,我们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其他各项工程都进行了实质的硬化,每一项都做得很好。要是卫生改厕这项工作整体做不到位,旧貌变新颜就打了折扣,就显得美中不足。我们在整体质量上没有达到要求,市里和镇里的验收也就过不去,其他工作也都会受影响,那可就真是前功尽弃了,后果就严重了。只有我们高度认识到卫生改厕与“美丽乡村”建设密切相关,我们才能让广大村民认识到卫生改厕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转变观念,跟我们配合好。村民能自愿支持我们的这项工作了,我们的卫生改厕才能改得好,才能大获成功。
柳西周推进这项工作时,在村民当中进行了实际走访,他很快找到了事情的突破口。由于年轻人有文化,好多都走出去打工过,有的还亲身体验过新型的卫生厕所,培养了与上辈人所不同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柳西周在村里推行的卫生改厕这项工作比较能理解。毕竟年轻人头脑灵活,观念转变得也快。柳西周就及时把工作重点调整到了年轻人身上,让年轻人带头,起到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