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十七

柳西周现在是茶棚村的党总支委员,分管扶贫、武装、建设“美丽乡村”和环境治理的工作。这些工作也是村里最为繁重的工作,而他,就是那头最能操劳的领墒牛。他的肩上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在农村工作中,哪个村干部跟村民亲近,乐意给他们办事,大家就认可他。茶棚村的柳西周,为人厚道,性格随和,他跟村民之间没有距离,把村民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去办。他负责一百三十五位村民的脱贫攻坚任务,直接包保三十二家贫困户,村里找他办事的村民最多,他在村里的工作量也大,在村民们的心中他就是最贴心的人。

柳西周是出名的敢于担当,不怕吃亏,他还有个能干的妻子。刘凤英把家里的轻重活儿都承揽了,家里的事从来不用他过问,他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他便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第一线,给村民做了数不胜数的实事。他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工资很微薄,因村里没钱,甚至有时候都不能按时发工资。直到2003年之后,他每月才有了固定的四百元工资,后来又增加到了七百元、一千二百元。但不管工资多少,柳西周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一直都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党员,为党工作,为村民排忧解难,为村里的发展做贡献,这都是一个党员应该干的,我为此感到光荣。身为一名干部,没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没有为民情怀,那就不是一个好干部!

刘凤英在自家地里拔着草,同时也在为庄稼间着苗。跟她一样来到田间干活的还有一位邻居,两人手中边忙活着,口里边闲聊天。邻居问,你家西周每月发了工资都交给你保管吗?

刘凤英说,实不相瞒,打我嫁进他柳家门,他的工资我从来没见过。

邻居对刘凤英这话感到万分惊讶,不敢相信,也有些迷惑不解。她说,这就奇怪了,发了工资不一五一十地交给你,还能交给谁?

刘凤英用手捋了一下额前的头发,说,我嫁到柳大营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你见过我说瞎话吗?真的,我说的都是实话,他从来没把工资给过我。

邻居抬头看了刘凤英片刻,跟着问道,那他工资不上交都去哪里啦?要说花掉了,可他生活又那般俭省。

刘凤英告诉邻居说,他把自己的工资都弄哪儿去了我心里很清楚。他是一分也没给自己花用,他身后不是跟着一溜儿村民吗?好多不都是村里遇到困难的人吗?他的那点儿工资这施舍、那接济,都用到了这些人的身上。我这样说,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相信。

邻居甩下手上的泥土,口气坚定地说,你家西周就是一个能掏出真心待别人的村干部,他对村民是无比尽心地好。不说别人,我家遇到难处时,每回找西周他都热心帮助。你这样说,我信。片刻,又说道,那你这样不得钱,你家日子咋过呀?

刘凤英打地里向外拔草却拔断了根,她费了半天劲才把下半截断根挖出来。她抬头看了邻居一眼,活动了一下酸疼的脖子,不由得感慨地说,是啊,留在乡下守家的女人,哪个不是靠男人出门打工挣钱的?我们家西周待在村里当干部,不出去打工,他的工资又不给我,只有靠我种地的一点收入。你也知道的,刨去种地成本,只靠卖粮食能赚啥钱?我一年喂养两头猪,三只羊,那些钱哪够花呀?我家上有一位老人,下有两个孩子上学,一年的开支巨大,一年辛辛苦苦忙到头,只落得两手空。

邻居听刘凤英这样说,只好跟着说,也就是你能这样忍受着,不拖他的后腿,换了其他女人,是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的,两口子就算不打架,也得天天吵架,让日子肯定没法过。

刘凤英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腰身,又重新蹲了下去。她接着说,他为村民办事,忙村里的工作,家里就需要一个像我这样的女人替他支撑。说句内心话,我一个人操累,受不了时我也有情绪,也想跟他吵一场。可我家西周肚里最能装事,他从来都不跟我争吵,总是跟我讲道理,说好话解劝我。他总是说,咱夫妻二人,这叫一唱一和。虽然我是村干部为村里工作,但要没有你把家里的担子给挑了,帮我解除了后顾之忧,我这村干部也当不好啊!我的工作也有你的贡献、你的辛劳啊。就像十五的月亮,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要是你还想跟他吵,他接着就更加难为情地赔不是,说,有啥好办法呢?村干部要掂量哪头轻,哪头重。村民把我当贴心的人,我只能一心一意顾村民,你嫁给我只能吃苦受累,跟着我过苦日子。你这都是为了我,我心里很愧疚,总觉得对不住你啊!

邻居便朝刘凤英点头称是,赞扬说,你家西周这村干部当得让村民离不开他,他真是一个把村民放在心头的人。你能给这样的人当老婆,心里也欣慰,脸上也有荣耀呀!过日子也不是过得富有才算好日子。只要他心里有你,能理解你,你就是幸福的人。

刘凤英脸上露出了喜色,说,你这话说得在理,我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