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二十五
柳西周一直为茶棚村党员的老龄化问题忧虑着。他不但要求村里的党员们发展新党员,自己也在积极、主动地开展这项工作。他跟街上西锦酒楼的柳西锦关系很好。他知道柳西锦为人厚道,不论是在本街,还是在周围村庄,人们对他的评价都不错。他认为柳西锦个人条件达到党员要求,可以发展入党。他就直接赶来找柳西锦,做柳西锦的入党动员工作。柳西周说,入党与不入党,你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是不一样的。
柳西锦在水龙头前正忙活着洗他泡发的木耳,把脏水倒去,又换清水淘。柳西锦说,我心里只想着我的生意,别的方面没心思。我又不想当村干部,我入党有个啥用?
柳西周一边动手帮他干着杂活,一边说,话不是你那样说的,入党并不等于说是为了当村干部。
柳西锦洗过木耳,又洗黄花菜,接着说,那入党为了啥?
柳西周帮他倒出木耳盆里的水,跟他讲解说,入党是靠近党组织,是个人的追求。入党能让你更懂得一个人活着的意义,能让你明白更多道理,能使你的思想境界获得升华。
柳西锦有些听不懂,他眨眨眼问,咋说还不是一天吃三顿?
柳西周便换了一种直白的说法,入党能改变你,让你活得跟过去不一样。
柳西锦把黄花菜洗好,停下手,又说道,啥话让你一说就神奇了,能有个咋的不一样?你给详细讲讲。
柳西周直直腰,便进一步地说,你不入党,脑子里整天盘算的是为自己忙活;你入了党,把自己的活干好之后,还会想着为别人去做事。去为别人做事,别人知道你为他好,心里自然对你心怀感激,这就会使你感到快乐、自豪。一个为别人而活着的人,他的精神面貌就会大不一样。
柳西锦还真对柳西周这话感兴趣了,他说,嘿,你还真别说,平时还真听不到你这样的话,说得新鲜,你朝下还跟俺再细讲讲。
柳西周便对他进行开导,启发他说,因为你去为别人着想了,你的心胸自然就会开阔,你的眼光也会长远。如果你往后帮助的人多了,是不是凡你帮过的人都更看重你?你的人脉自然更广,来你饭店吃饭的人自然会更多,你的生意会不会更好?这也叫德和财的辩证统一。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一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叫富。你为别人谋利益,反过来你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回报,你的人生是不是变得更有意义了?
柳西锦觉得柳西周这话说得有道理。就拿自己与柳西周的交往来说,当初不就是柳西周赶来挽留他,给他出点子、想办法,又帮他去借钱,才在家里把饭店开了起来吗?这也让他打心眼里感觉到柳西周待他的真心实意。在他心里柳西周的位置很重要,看见柳西周就觉得跟自己很亲近。柳西锦的心给柳西周说动了,心灯也给拨得透亮了。柳西锦说,那这个党我入,然后问,可我不知道这个党该咋入呀?
柳西周亲热地告诉他说,你要有强烈想入党的意向,你就去写入党申请书,我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柳西锦越发心热了,接着说,那我入了党,就是跨过门槛跟你成为一家人啦?
柳西周用劲点了点头说,那可不,我们同为党员,奋斗目标一致,当然就是一家人啦。
两人正这般热烈地说着,忽然柳西周的手机响了。他拿出一看,是老支书张兴成给他打过来的。老支书电话中说有急事找他,要他尽快返回村里。柳西周只好跟柳西锦告辞,匆匆忙忙向村里走去。
柳西周回到村里,张兴成正在村办公室等着他。柳西周快步走到张兴成面前,问,又是啥急事?
张兴成让他在对面坐下,然后才开口说,我刚刚从镇里开完会回来,当前扶贫工作已全面铺开,镇里要我们每个村各增加一名负责扶贫工作的专职干部,要找一位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的青年,不仅要素质好,而且工作能力也要强。你看咱村谁符合这个条件?你给我物色一个,要尽快上岗。
柳西周低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抬头对村支书说,孙敏啊,她今年也不过二十三四岁,人不仅聪颖,品行也好。她现在是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我和她爸很熟,去过她家不少次,对她的情况有所了解,我觉得她能行。
张兴成便微笑着说,既然你说孙敏行,那你就赶快上门去找她说这个事,让她把幼儿园的工作辞了,到村里来上班。
柳西周没有打包票,他对老支书解释道,怕事情不那么好办。一个是人家幼儿园园长放不放人,再者是她爸爸答应不答应,尤其是她本人怎么想。如今人都讲现实,我们村干部工资偏低,她能不能同意还不知道呢!
张兴成肃然说,正因为难度大,我才叫你去,你就是我手下的精兵强将。你不用多说,要自己想办法克服。关键时刻,你要把自己能啃硬骨头的劲头拿出来,把这个艰巨的任务尽快完成。你也不是那种畏首畏尾的人,我相信你能把人给我要过来。
柳西周挺身站起,坚定有力地答应了一声,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