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
五十四
柳西周打太和赶回来,刚下面包车就急切地想见到柳志强。他手里拿着手机跟柳志强联系,柳志强在电话里告诉他说,我哪个地方也没去,就在村办公室等你呢!
柳西周迈步朝村里走,才走了两步,他的手机铃声又响了。他掏出来一看,是柳西兵。柳西兵告诉他说,我已经上你家去过两趟了,你人回来了没有?
柳西周就问,你现在人在哪里?
柳西兵说,我人正在集上家里。
柳西周立刻停下脚步,同时也改变了想法。柳西兵事急,本身他在太和中医院先接到的也是柳西兵的电话,按照先来后到,他也理应把柳西兵的事情放在前边。他知道柳志强反正这趟回来留下不走了,回头跟他见了面再谈也不迟。想到这里,他又把电话给柳志强打了过去,告诉他说,你大老远打外地回来,肯定旅途疲劳。这样吧,现在正有人找我办急事,暂时脱不开身。你不用在村里等我了,先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我这边办完事,等晚上脱开身了,直接去你家找你。
柳西周打过电话,把手机装到身上,转身又迈开脚步朝着街上的柳西兵家赶去。
说起村民柳西兵,他跟村民柳玉林一样,都属于茶棚村里最早出去打工的男人。正因为柳西周深刻认识到乡村要想获得发展,一支建设大军必不可少。人是最宝贵的劳动资源,只有好多人想干好多事,才可能把想干的好多事都干成。他头脑中经常想的是:倾尽全力做好外出返乡人员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在家乡留住脚步,站稳脚跟。
柳西兵就是外出返乡,经过柳西周的思想动员,才终于下定决心,留在家乡创业的又一个典型事例。
柳西兵是个头脑聪明的年轻人,他因家庭贫寒,才被迫离开了家门。柳玉林出去打工还没有柳西兵早,他是在柳西兵出门之后的第二年才走出家门的。柳西兵出去闯荡并没有卖苦力,而是用他的聪明才智跟人家学做铝合金门窗。他学会了这个手艺后,就远比那些外出靠卖苦力的村民挣钱多。因为他的父母过去干田间重活都累伤了,身体都不大好,所以他每年都要返回家两三趟,回来看望父母。
柳西周不管有多忙,只要知道他回来,都主动前往他家去看他,通过交谈,了解他在外边打工的一些情况,关心他的生活和工作。了解后,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我觉得你这门技术在我们老家也能派上用场,随着乡下人外出打工手中都挣到了钱,乡下建新房子的逐年增多,铝合金门窗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大了。你要是能抢抓住商机,完全可在我们家乡大展宏图。我敢断言,你要是在家把生意做好了,肯定比待在外面给人家打工强。
柳西周每每见了柳西兵,都是这般说。心诚则灵,后来竟真把柳西兵说得动了心。柳西兵先坚定了回家乡创业的想法,然后又发愁地对柳西周说,我再有制作铝合金门窗的技术,再有资金,可没有个好场地,你让我怎么经营?
柳西周也不含糊,他一拍胸脯,对柳西兵说,只要你决心留在家乡创业,场地问题包在我身上好了。你有困难,我帮你克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也给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柳西兵见他如此大包大揽,把话说得这般硬气,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坚定了留在家乡创业的打算。他已经多次进行市场考察,心中也已经有了底,再加上有柳西周这样热情、诚恳的村干部做他的坚强后盾,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快把他的生意给做起来!
后来,柳西周出面,给他在茶棚街上租下了一大间门面房,柳西兵的生意很快就顺利地经营了起来。由于柳西兵手艺精湛,又善于经营,周边好多村庄的村民都前来他这里定做铝合金门窗。加上那些年乡下建楼房的村民如雨后春笋般增多,柳西兵的生意也空前红火。后来,一间房子容不下了,他想扩大店面,可集上又租不到空闲的房子,他只好前往柳西周家,去求助柳西周。
那天正赶上柳西周孩子生病,他跟妻子刘凤英忙着给孩子灌药。柳西周见柳西兵匆匆忙忙上门找他,跟他说租门面的事,把药碗朝刘凤英手里一递,挺身站起,领着柳西兵就走出了家门。
柳西周领着柳西兵来到茶棚集上,两人脚不点地,就挨门挨户去问有没有愿把门面往外出租的。东西街跑了个来回,仍然没有。他打算领着柳西兵再到南北街上接着去问。
柳西兵却退了念头,他不想到南北街上去。因为南北街是茶棚村新开发的一条大街,本来茶棚街就不大,南北大街已经开了有两年了,却一直开不起来,生意冷冷清清的。柳西兵认为,到不热闹的地方去做生意,哪里能行呢?
可柳西周跟他的观点完全不一样,他对柳西兵说,做门窗我赶不上你,可在市场分析和判断上,你肯定赶不上我。说到这里,他便朝柳西兵走了两步,接着说道,卖日用百货,位置不在街上热闹的地方不行。你做的是铝合金门窗,而且已经在茶棚做出了名。只要你产品做得质量过硬,能让用户满意,就算搬到了南北街上,人家用户照样主动赶来找你。南北街,现在你看有些空旷,可我敢说,不久的将来,随着生活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这条街肯定会热闹起来。请相信我所说的话,随着农村的迅猛发展,南北街一定能日渐繁华起来!
柳西兵让柳西周这般有前瞻性的话一劝说,算是给劝醒了。他说,用发展的眼光看,你说的话是这个道理。这样的话,我就把我的铝合金门面从东西老街,搬到南北街上来吧。
柳西兵跟着就把他的门面打东西街上搬迁到了南北街上,场地扩大了。虽说南北街上有些冷清,可对柳西兵的生意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他还是像原来一样,尽心尽力地去做铝合金门窗,甩开了劲儿干,生意不仅没有冷清,反而还要比过去好出许多。后来,南北街上做各种各样生意的人逐渐增多,街上的生意也开始变得好了起来,柳西兵的铝合金门窗生意也越做越火爆。
柳西周是个审时度势、预判能力超强的人。多年的生活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也总结出了这样一条规律:好多生意会随着生活的发展和变化,从高潮跌入低谷。柳西周一直把柳西兵的铝合金门窗生意放在心上,他预测乡下建楼房达到饱和量之后,盖新房的村民就会跟着减少下来。相应地,铝合金门窗的需求量也会下降,生意自然也会做不下去的。他向柳西兵及早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提醒,让柳西兵未雨绸缪,提前就做好改行和转产的思想准备。当门窗生意开始走下坡路时,柳西兵就赶紧去跟柳西周说,西周哥,你是让我最信服的人!我知道你可比一般人有眼光,我现在还需要你来给我把把脉。你说我接下来该朝哪个行业转移,才有发展前途。
柳西周目不转睛地看着柳西兵,很有把握地说,你看现如今从上至下环境保护越抓越紧,越管越严,生态保护至关重要。我们这里每年都有大量的庄稼要收获,遗弃在田野上的秸秆政府已坚决不准就地焚烧,急需进行就地加工转化。你要是能把秸秆变废为宝,做成一种实用产品,且价廉物美,前景肯定一片光明。他这么说着,顺手拿出一张报纸,向柳西兵推荐说,你用秸秆做轻质隔墙板吧。我个人认为这个就地取材挺适合你,这是个很不错的好项目啊。
柳西兵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也认为柳西周说的这个项目既因地制宜,又切实可行。他在柳西周的多次鼓励下,最终拿定主意,下定决心改行做这种隔墙板产品。
这样,柳西兵就到山东天意公司进行技术上的学习。
柳西周在家里马不停蹄地给柳西兵跑场地,给他在生产上做好后勤工作。他也知道,要在落后又贫困的地方成功上马一个项目是相当难的,有好多事情实际运作起来是十分棘手的。因此,他便亲自出马,专门到镇里帮他申请了办厂报告。柳西周为了办厂场地的事一趟趟地跑,直至获得镇政府的正式批准,允许利用当地的荒闲场地办厂房。解决了场地问题之后,柳西周才算长出了一口气。
柳西兵的轻质隔墙板新型加工厂,在柳西周的大力帮助和运作下,正式投入了生产。产品出厂后,果然很受市场的欢迎,当年就基本收回了投资成本。到了第二年,生产营业额高达十七万元,利润近十万元,同时还解决了四个贫困户的劳动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