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八
一般来说,人一旦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像一棵竹子般,迅速地稳重、成熟起来了。
柳西周结婚那年,刚二十一岁,是一名党员,也是位年轻的村干部,参加工作也已经四个年头了。他如今想问题、办事情,自然而然就要从全村的角度去考虑。
柳西周喜日那天,他这个新郎光彩夺目,神采飞扬。长得那么出众的刘凤英可是刘新庄一朵鲜艳芬芳的村花,他该是一个多幸运、多有福气的小伙子啊!
婚礼前一晚,柳西周激动得大半夜都没睡好觉。他心想,岳父选他做女婿,一分钱彩礼不要,还给女儿陪送那般好的嫁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岳父是看重他柳西周这个村干部的工作,才把这么好的女儿嫁给他,帮助他,也是给他增添动力,让他更勤勉地工作,多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他怎么也不能辜负岳父对他的满怀期望,自己只有扑下身子,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扎实,才算是对岳父最好的回报。
柳西周牢记着柳西红所说的话,村里的土地翻得再深再透,也改变不了土地贫瘠的现状。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柳西红的科学论断,柳西周十分信服,决定按照他说的去做。柳西周打算:把村里河塘里积存多年的肥沃的塘泥挖上来,再运到地里去。
那天柳西周听了柳西红的话,早早便到村里的沟塘边实地查看。围着沟岸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枝繁叶茂的树冠,春天生长,秋天飘落,片片落叶都落到沟塘里,日积月累,塘底早已积存厚厚的塘泥。
而要挖塘泥,却并不容易。沟塘里存有那么深的水,村里曾购买过两台抽水机,可连着几年风调雨顺,柴油机和水泵都成一堆废铁了。想要购买一台新的抽水机,需要不少钱,沟塘水深,连抽几天,这又要一笔数目不小的油钱。先前村民们也知道塘泥能育地,可要说必不可少,把塘泥视为珍宝,倒也不至于。村民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单为了抽水挖塘泥而筹钱,大家会认为很荒唐。
因这实际的困难,柳西周就把排水挖塘泥的想法放在了一边!
这年入冬,竟然连着几个月都不落一滴雨,塘水急剧下降,整个沟塘都干得见底了。
柳西周认为这是老天给他创造了人工挖塘泥的大好条件,他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把全村青壮男女动员起来,下到沟塘挖塘泥。
柳西周高挽裤腿,手拿铁锹,第一个跳了下去。他站在满眼污黑的塘泥中,心中满是欢喜。
塘泥沉在水底,里边大都是沤烂的树叶,腐熟得相当好,用铁锨一挖,滑溜溜的,仿佛豆腐块一般。经过这几年的累积,塘泥足足有半人厚,真是天然的优质有机肥。柳西周一带头,大家的干劲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纷纷跳下沟塘挖起塘泥来。他们大冬天的只穿着单衣、短裤不停歇地干,浑身热气腾腾,满脸是汗。不大会儿工夫,身后的沟坡上便堆起了一堆塘泥。
柳西周眼前仿佛出现了金黄的麦浪,又大又长的麦穗沉甸甸的,籽粒饱满,煞是喜人!他边干边鼓励大家说,今年的河塘泥,明年的金麦粒,抓住这个机会,都甩开膀子干吧。这些可不是塘泥,这些都是满眼的白面馍啊!
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村民把土地看得很重,认为只有土地才能给他们带来财富。柳西周告诉大家河塘泥是难得的农家肥,铺到地里能改变土质,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大家的收入,这么好的事情他们一定要努力去做呀。
经过连续苦干,柳大营村几个沟塘的塘泥全都被清理干净了。用筐挑,用架车拉,挖上来的塘泥都拉运到各家房后,堆成堆。等到第二年的秋季,上茬作物收获之后,秋种前,柳西周便让村民把各家门口堆起的塘泥运送到各家的地里,在地里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塘泥。
柳西周特意把柳西红请过来进行实地查看。柳西红拍着柳西周的肩膀,脸上带着微笑赞扬道,西周老弟,村干部当中也只有你信我。你们村的土地经过这样一改良,明年你就瞧好吧。你盼望的亩产八百斤,从地力上已经满足条件了,其他方面你再加把劲,田管环节做到精细管理,我相信你的蓝图定能变成现实。
柳西周很服柳西红,因为柳西红是专门跟庄稼打交道的,他的优势和专长就在农业科技。在柳西周心中,柳西红的每句话都是金玉良言。
柳西红告诉柳西周,要想把小麦种好,你还要合理施肥。碳酸氢铵只含有氮肥,光用这一种肥料太单一,小麦还需要大量的磷、钾肥。碳酸氢铵只是一种速效肥,前期施用提苗效果好,到了中后期,肥效就跟不上了,氮肥中后期还要进行追施,种地也必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这样效果最好。
柳西周按照柳西红的建议,又打听到临泉有家化肥厂生产的化肥好,就赶去了临泉。按照柳西红的说法,氮肥要每亩施足量,还要施用磷、钾肥,这样算下来,每亩地的成本就由过去的十几元增加到了几十元,可村民手中根本没有这么多现钱。情急之下,柳西周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跟销售化肥的主任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先付给你们一部分现款,我们整个村一千多亩地呢,全用你家的化肥。我在你这建立一个信用户,你也在我们村设个专销点。如果这化肥施用得效果好,你的产品名声也会传出去,名声有了,化肥的销量也就上去了。你是做生意的,头脑灵活,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主任听他这么一说,心想自家的化肥在外地打开局面,可以把生意做得更大些。柳西周要从这里购买一千多亩地用的化肥,这样的购买大户很难得,他可不想让这个大客户跑掉了。再者,他看柳西周也像个诚实的人。于是,他当场拍板,同意了柳西周的提议。
就这样,柳西周从邻县拉回几大车的化肥。因为到村里的这段路不好走,化肥只能运到代桥镇上。柳西周又找柳西红从镇上联系了几辆手扶拖拉机,一趟一趟往村里运。
柳西红见柳西周一下运回这么多化肥,对柳西周另眼相看,夸赞他道,西周老弟,真有你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化肥在乡村还相当紧俏,村民受经济制约,只能有限度地施用。在当时,柳西周此举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
过几天,柳西红又找到柳西周说,光有好化肥,那叫一条腿走路,还要有好种子才行。我给你提供两个好麦种,你在村里试种。柳西周知道新种子都有潜在的风险,新种子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还不清楚,要是一上去就大面积推广,万一砸了锅,那可不得了。想到这里,他便跟柳西红说,行是行,不过,种子的质量你要给我打包票。
柳西红却连连摇头说,你又来这一套!种子不比化肥,再好的种子,生长也跟当年的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再稳产的种子也有一定的风险。你借我一百个胆,我也没这个本事包你一定能丰产丰收。
柳西周胆大又心细,并没有把话说死,他说,那我先引种这两个麦种,把我家的耕地当你的试验田,试种好了,咱再说下一步。
正因为柳西周听取了柳西红促进小麦高产的建议,尽管村民使用的还是自己留用的麦种,可到了第二年夏收,他们村的小麦产量普遍有了较大的提高,几乎都获得了亩产七百斤的收成。
而柳西周自家田引进了柳西红农技站里的两个新品种——百农3217和豫麦18,都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性。百农3217的表现最为抢眼。因它是半冬性播种的早茬品种,这个麦种分蘗能力强,抗病又抗倒,整个麦地满眼都是黄灿灿的,穗匀且稠。收获之后,在麦场实地过秤验收,亩产达到了九百一十六斤,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破天荒的数字。
柳怀荣脸上乐开了花,他两手捧起麦穗,看着粒粒饱满的麦子,无比激动地说,你看这麦子颗颗都是金麦粒啊!
柳西周引种镇农技站的两个新麦种取得高产后,他便积极动员村民引种这两个有潜力的好麦种。打那以后,大家这才逐渐改变了过去种地只靠自家留种的习惯,纷纷去农技站购买优良品种。
柳怀荣坐在自家门口,眯缝着眼,回想着儿子做了村干部之后带来的变化。在田地里,儿子带领村民增添了不少新做法,使大家地里的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大家日子也越过越好。想着想着,柳怀荣在心里不由得喃喃道,我儿子越来越有头脑了,他懂得干部咋当了,还干出了成效,是比我做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