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四
当了一辈子生产队长的爷爷,对柳西周的父亲传授经验说,要想当好村干部,先要农活干得过硬!柳西周那当了一辈子村干部的父亲,又教育柳西周说,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当家人,让村民打心眼里信服你,犁耧锄耙要样样拿手,把庄稼种得比其他村民更好。只有自己体会到当农民的艰辛,才知道怎样为村民着想。只有自己懂得地该怎样种,才能成为村民的好引路人!
柳西周刚走出校门回到家,他的爷爷就让他拿起牛鞭,赶着牲口,下到田间。爷爷教他的第一件农活,就是扶犁耕地。赶牛犁地是一看就会的活,本不用学,上手就会,似乎那本领是与生俱来的。但实际上,犁地也是讲究技巧的,真上手去干,并不那么简单。若想把地犁到得心应手,则需要下功夫去潜心练习,犁地也蕴含着不少学问哩!
犁地的第一步,就是牵牛上套。爷爷告诉他说,俩牛并成一具,套里与套外,大不一样,牛套挽短与放长,也大不一样。牛套后边有大担子和二担子,大、小担子上,并排挖有圆眼,牛铁钩往左边眼挂,或朝右边眼挂,完全是两种结果。就连牛肚皮上的拦绳,系松与系紧,也有区别。包括给牛下地所戴的笼嘴(套在牛的嘴巴上,防止牛吃庄稼的一种器具),内里也都有讲究呢!
柳西周过去在学校上学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教同学说,要想把一个汉字学会,就要先把这个字的音读准,接着要掌握这个字的笔画、结构,最后要理解这个字的多种用法和多种内涵。要想能认、能写、能运用一个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没想到,赶牛扶犁学耕地这样常见的农活,爷爷竟说出了跟教书先生同样富含人生哲理的话。这不由得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眨着一双黑亮的眼睛,渴望爷爷能现身说法,操作给他看。
只见爷爷口里说了一声,好!接着把牛套高高拿起,然后又告诉柳西周说,黄牛都是肥硕的长身子,四条粗壮的腿,一条长尾巴,看模样没啥差别。可实际上,有的牛是领墒牛(引领方向的牛),有的牛是二伴牛。领墒牛要套里边,也就是右边;二伴牛,自然相挨着套左边啦。顾名思义,领墒牛要一直顺着刚新犁下的地墒沟走,因为全靠它引领方向,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要直道向前走。同样是拉犁,领墒牛比二伴牛多用力、多受累。如果把二伴牛放在地墒沟,因为它不具备领墒的意识,不能掌握方向,所以地也就耕不成。
说完爷爷手里已经把领墒牛套好,然后走到牛身后,在把牛套朝二担子上挂铁钩时,告诉柳西周说,因两头并具的牛只有一头领墒牛,这就牵涉到铁钩该怎样挂的问题。主人要保护领墒牛,体谅领墒牛,因此挂铁钩时,就要让领墒牛与二伴牛之间偏一个眼,让领墒牛把二担子拉长点,负重减轻。
柳西周心想,领墒牛既要引领方向,又要负重拉犁,所以比二伴牛多吃苦受累,发挥的作用也更大。而要想当好村干部,就应该像领墒牛。敢于吃苦耐劳,身体力行,带领村民向前走。犁出一块新田,翻下一片热土,播下一粒种子,长出一片青绿的庄稼。让村民心里有盼头,让生活发生新变化!
柳西周顺着爷爷的话意,心里翻出新的诗行,眼前展现美丽蓝图,让他越来越热爱这片土地。他也意识到,他选择当村干部是正确的,家乡的父老乡亲需要他接替父辈来挑起这重担。爷爷的话让他受到了启发,有了感悟,也让他的心变得更加火热起来。他接着问爷爷,那牛套挽短与挽长,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爷爷接着又给他讲解了长犁,短耙,磕腿磙,讲了三种不同的挽牛套方法。爷爷说,犁地时牛套挽得越短,犁子犁地越浅,反之,牛套放得越长,犁子下地越深,牛拉犁也就越吃力。一块田,要分种麦、播豆、点玉米、种红芋。有的庄稼根扎得很浅,有的庄稼根扎得很深,根据作物特性的不同,采取的犁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喂养的牲口,也应该当成是我们家的一口,它为我们耕田犁地,所以要好好待它。不该深犁的土地,一定放浅犁,不能白白消耗牛的体力。一个庄稼人,要是连自己耕田的牛都不知道心疼、爱惜,那他就不是一个能担重任的人,指望这种人去为别人办事,十有八九都是失望而归。
柳西周明白爷爷这话不光是讲犁地,这在讲一个村干部应当有的品质。
爷爷接着说,牛钩子往左挂还是往右挂,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我还要跟你细细讲一讲。牛钩子在二担子上往左挂,左边牛多负重;向右移,右边牛多负重。不管向左还是向右,一般只移一个眼。要是连着移动两个眼,那就有惩罚牛的意思啦!人见牛有错,惩罚一下是对的,可不能无故欺负牛。就像村干部,见村民有错,只能多进行批评教育,可不能滥用手中权力,动不动就对村民下狠手。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跟牙和舌的关系一个样。身为村干部,一定要宽宏大度,村民是水,村干部是鱼,如果没有了水,鱼就活不成。
柳西周明白,爷爷这是在借套牛这事,把他一辈子积累的丰富经验传授给他哩!爷爷一生口碑足以载道,他今后也要做一个像爷爷那样仁德宽厚的人,他要严格要求自己,想到这里,他跟着问道,牛拦绳系松系紧,这里边也有讲究和学问吗?
爷爷抬头,嘿嘿一笑,说,你这孩子,这还用多问吗?可不要轻看牛前胸的这根细绳,它的作用可大啦!拦绳系松了,牛身子就不好扑下去,拉犁就使不上劲;若是拦绳系得过紧,牛能使上劲干活了,可它浑身不得劲。牛拦绳系得恰到好处,牛在干活时才能干得轻松。想当一个村干部,眼中不要光看到大事,而忽略了小事,许多点滴小事,其实很重要。耐心细致地去做,把小事做好了,往往事半功倍。无微不至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当家人!
柳西周把爷爷的这些话语用心记下,受益匪浅。
爷爷清了下嗓子,又接着说,我下面要跟你讲一下给牛戴笼嘴的用途。一般人都认为给牛戴上笼嘴是防备它因为贪吃而影响干活。可我认为,给它戴笼嘴,是一种警戒。那是告诉它,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在田地里,相挨着的庄稼,那都是人家用血汗种出来的。凡不是自家的,不该伸嘴的,就不要贪占和损坏。庄稼人不仅要呵护自家地,也要爱护人家的庄稼,把自家的牲畜管好,不对别人的庄稼造成损害。当村干部也一样,千万不可贪嘴,不能利用手里的权力多吃多占,损公肥私。当干部要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就不会有好下场。不但害了自己,好几辈的名声也都败坏了!
柳西周起初跟爷爷赶牛下地,只当爷爷是教他赶牛扶犁的本领,没有想到,爷爷不但传授给他干活的技巧,还告诉他如何做人,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好村干部的道理。
爷爷把一头牲口顺利套好后就要正式赶牛开犁了。爷爷抬头目视着前方说道,对于一个庄稼人来说,犁地之前,要首先把所犁的田块仔细观察一遍。地势高,地势洼,从哪处下犁,搅犁还是扶犁,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开始起犁,就要把高处的土朝低处撵。犁过之后起耙,继续把高处的土朝低处推,犁耙过的田地,要平整。当然,只做到这样还不行。地里不能留硬土,不掩埋树根、野草、砖头、瓦块等。凡是田间不利于庄稼生长的一切杂物,必须全部清除。当干部也是这样。作为村干部,首先要有大局观念,把不利之处朝有利之处转变,要目的明确。克服工作中的一切障碍,把不和谐的杂音全都消除,一直向着正确的方向走,不达目的不放弃,不达目的不罢休!种庄稼图的是好收成,当干部就是为了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爷爷说到这里,认真看着自己的孙子,加重语气问,你都懂了吗?都记下了吗?
柳西周坚定地回答,我全记心里啦,今后我一定严格按照爷爷的要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