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四十二

按照茶棚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茶棚村的一个未建成的鱼塘被列为重要的在建项目,柳西周把它当成第三件要做的大事。村里的文化广场建设快结束时,他便把建设村中这个鱼塘的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就在这时,村里又开始传言。说是有人找风水先生专门来这鱼塘看过了,这个鱼塘不是一般的鱼塘,里面有母猪精,不要说开挖,就是一锨土都不能动。如果把鱼塘里的母猪精吓着了,它发起怒来,整个茶棚村的村民都将面临着重大的灾难,甚至会有村人遭受血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种传言在村民之间你传我,我传他,口口相传,竟越传越邪乎,让人听了心生恐惧。

提起这个鱼塘,过去它只是一个很小的坡塘。20世纪90年代,因村民翻建新房,还有村里修路,都集中从这里取土,自然就把这个塘越挖越大了。后来,这个小坡塘就逐渐变成了一条大坡塘。所谓的大坡塘,也就是面积看着挺大,可塘的深度不够,仍然属于一条浅水塘。遇到持续干旱,鱼塘就见了底,变成了一个无水的干塘。

正因为这个鱼塘不是人工特意挖成的,刚开始并没有人往里边放鱼。后来有一年连降大暴雨,鱼塘的水积得深了,就像个鱼塘的样了。村民柳西武家离这口鱼塘位置最近,这个本来就喜欢用渔网逮鱼的男人,对不少鱼的生长习性也很了解,他就乘机购买了一些鱼苗投放了进去。

人就是这样,一个鱼塘常年闲置在那里,谁都不朝里放鱼,反正是大家的,也没人心疼,啥话也不会说。可自从村民柳西武私自放养了鱼,把鱼塘占为己有后,村人便纷纷眼红了。也是他运气好,自从他放了鱼,连着好几年鱼塘都没断水。他养鱼,不但自家常年有鱼吃,而且还能逮鱼到茶棚街上卖钱。这样一来,就让村民心里产生了不平衡,不但背后议论,甚至还有人直接找到村干部提意见,让村里出面制止柳西武放鱼,或是由村里把鱼塘收回。

村干部也找柳西武谈过这事,柳西武愤愤不平地说,我上街卖鱼人们看见了,我经济上遭受的损失他们怎么不说?我有两年放了几百元的鱼苗,当年塘水就干了,我的几百元全打了水漂!

那位村干部说,不管你怎么争辩,这鱼塘是属于集体所有,是不争的事实吧!既然是大家的鱼塘,现在由你一个人占着养鱼,这就说不过去。

柳西武继续据理力争说,赶有水时这是个鱼塘,到没有水时就是条干沟。说是鱼塘也是没修成的鱼塘。我原先没放鱼时,还不是在那里荒废着?村民反对我放养我可以不放,可我放鱼所遭受的几百元损失,谁有意见谁就包赔给我。这样的话,我马上就停止放养。

有部分村民也向柳西周反映过柳西武养鱼的问题,他也出面给柳西武和村民之间协调过这事。

柳西周跟村里有意见的村民是这样进行解释的,你们所说的这个鱼塘,其实它不能算是鱼塘,准确来说,它就是一条浅沟。柳西武在里边养鱼,也是冒着挺大的风险的。虽说浅沟是集体的,可就算他不放,不也在那白闲着吗?他放鱼苗进行饲养,也付出了很多。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茶棚村的一位村民,能通过这个鱼塘多少增加一些收入,这也是好事。为什么一定要让沟塘白白荒废着呢?为什么谁利用一下,大家就要眼发热呢?谁都不让别人有点收入,这是何苦呢?将来这个干沟正式改造成鱼塘了再说。

由于柳西武在这儿放养鱼,村里按规划要正式进行改造,他想,将来鱼塘改造好了,就收归村里所有了,他再也不可能白白放养了。因此,他就公开站出来进行反对。可他又不占理,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在背后进行极力阻挠。

柳西周为此已经多次找柳西武单独谈过话,做他的思想工作。柳西武也不好明说什么,只是给自己找理由说,你们要是真着手改造,那鱼塘里我放养的鱼,你们要给予我一定的经济补偿。

柳西周坚决拒绝,他说,你这个要求没道理,这个鱼塘本来就是集体的,它也不算个完整的鱼塘,村里也没正式承包给你,是你私自放养占用的。退一步说,你已经放养了这么多年,村里也从没有收过你任何使用费,这本身就已经对你进行了照顾,你怎么还能要村里给你补偿呢?这绝对说不过去的,无论对谁,原则上的事情我是从来不会让步的。

村里要对鱼塘进行改造,让柳西武这样白白遭受损失,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的。他说,你不先把我的个人问题解决了,眼下这鱼塘你就别指望动工。

柳西周又接着两次找他谈话,他的抵触情绪反而越来越大了。他说,鱼塘是你们公家的,你们要怎么样我管不了。但鱼塘里边的鱼可是我私人放养的,你们不给我赔偿,让我这样白白遭受损失,谁说也不行,谁说我也不干!

柳西周只好耐心地对他说,你不能只盯着你那点儿鱼看,你还要从茶棚村今后的发展去着想,你一定要顾全大局啊。

柳西武立刻气冲冲地打断柳西周的话,生气地说,好话讲得那么中听,我不过是一个土老农民,又不是你们当村干部的,我顾也只顾我个人的利益,我可没有那么好的思想。

柳西周已经找柳西武谈了三次了,但柳西武一直不做退让,鱼塘这事也就迟迟没有进展。可“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关系重大,不允许他这样一直拖延着。柳西周心里着急得不行,他只好对柳西武施加强大的压力,说我明确告诉你,鱼塘改造迫在眉睫,这已经是规划到实施方案中的工程,是镇、村和全体村民一致赞成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可能再有任何改变了。该尽快施工的要是不能尽快施工,最后影响到了我们茶棚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发展,你是负不起这个责任的!

柳西武心里的危机感越发强了,他自然不敢直接跟镇、村对抗,可他们家族在柳大营属大族,他一人抵挡不住,就借助家族的力量。他想出下策——散布鱼塘有母猪精,不能轻易动土的谣言。他让家族里的男男女女纷纷向外散播这个信息,弄得整个茶棚村人心惶惶,也就导致更多的村人站出来反对这事,无形之中,给柳西周施加了影响,增加了施工难度。

这一天的下午,柳西周风尘仆仆地从外面回来,他开门进院,走进厕所方便了一下。等他又重新走出来时,看见院门口好像有个人影,一晃就消失了。他连忙疾步走到院门口,只见院门里边丢着一个蛇皮袋。接着,就闻到了一股鱼腥味,又见袋子里乱鼓动。他走上前,顺手打开袋口查看,只见里边装着两条挺大的草鱼。柳西周马上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这鱼十有八九是柳西武送给他的。

事情明摆着,柳西武是个精明人,不管他家族门派有多大,在村里的势力有多大,他在村里再怎么散播迷信,再怎么从中搅和,镇、村决定要做的事情,他怎么也阻挡不住。

他表面看着挺强大的,其实心里边是虚的,是没底气的。他偷偷给柳西周送礼,这就叫软硬兼施。他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这项工程主要是由柳西周负责的,这劲儿都在柳西周身上。只要柳西周收了他的鱼,就等于泄了劲儿。只要柳西周不紧盯着他不放,向他让一步,把整建鱼塘这事往后推一推,不追得这般急,那就有解决的办法了。柳西周又不是不知道,乡下好多事都是这样的,只要能向后拖一拖,渐渐就搁置下来了,再推后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了。如果能这样的话,不提鱼塘改造的事了,他就能占着村里的鱼塘把鱼继续养下去!

柳西周用一只手吃力地把蛇皮袋口重新扎紧,提溜着拴系在他电瓶车后边,然后迈腿骑上车,向柳西武家赶去。

这时,天近傍晚,尽管西边天还显得亮眼,却无法阻挡暮色的降临。过不了多久,天就将完全黑沉下来。

柳西武在村外建有两间砖房,那鱼塘就处在他家地头。他在自家地里建了一个塑料大棚,里边栽有各种各样的蔬菜。这样一来,他既看了鱼塘,也种了蔬菜,可谓一举两得。

柳西周骑着自行车,不多会儿就出现在柳西武面前了。他看见柳西武坐在一条矮凳子上,正低着头趁着天黑之前的这片刻亮光赶忙着织补他的渔网。他把电瓶车支起来,抬头跟柳西武打招呼,西武哥,正忙着呀?

柳西武猛一抬头,见是柳西周,他连忙放下织梭,站了起来,热情地说,我当是谁哩,西周弟,是你呀!

柳西周解开车后边的蛇皮袋,用右手提溜着走过来。柳西周把脸沉着说,谁让你给我送鱼的?有事情咱说事情,可不兴来这一套。说着他就把装着两条大草鱼的蛇皮袋子,放在了柳西武的脚下。

柳西武顿时脸上很难看,浑身显得很不自在。他架着两只手,低头看看那装草鱼的蛇皮袋子,只得口里辩解说,你看看你,这么较真,横竖不就两条鱼嘛,我塘里养的,又不是上街买的,算不上送礼,不过是村民之间的正常往来。这没啥,又送回来干啥?

柳西周毫不留情地说,你把话说得这样轻描淡写,你看你做的啥事?不让我清白地站在岸上,硬朝稀泥坑里推我。

柳西武见他这般生气,赶忙热情地给他搬凳子,又亲自搀扶他朝凳子上坐,赶忙把话题朝别的方面转移。他口中充满关切地说,你胳膊摔得这么严重,还天天到处跑着忙工作,这样可不行,要多注意身体呀。

柳西周抓住刚才的话题不放,仍然脸色冰冷,毫不留情地说,我是当村干部的,眼下正跟你说改造村鱼塘的事,这个当口你却跑去给我送礼。我知道你不想让村里动这个鱼塘,可是你觉得我能帮你挡得住吗?

柳西武让他这样责怪得脸上挂不住,只好连忙说,我不应该给你送,我做错了,下次再也不了。

柳西周见他总算承认了自己的不对,并向他做了保证,这才把这个话题打住。柳西周和缓了脸色后,又特意转了话题,借机关心地问他塑料大棚的种植情况。接着,又走进他的塑料大棚,查看他种植的大棚蔬菜。他边看边说,西武大哥,你算得上是咱茶棚村有头脑、会经营的人。如今大棚种植市场竞争激烈,你不仅要种瓜果蔬菜,还要多引种良优新品种啊。他跟着柳西武在大棚里走了一遍,然后走了出来。接着,他便跟柳西武说了自己查看之后的总体印象。他说,你这蔬菜长势不错,可我还是感觉你的大棚规模偏小,品种也太杂,关键是缺乏拳头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柳西武没有想到,柳西周当村干部天天忙得团团转,竟然对大棚种植还这么在行,一下就把他建大棚存在的弊端给找了出来。

柳西周直截了当地说,我没看见你大棚里栽有生姜,我也参观了人家的大棚,大部分栽种的都是青椒、西红柿、茄子之类的,栽种生姜的并不多见。

柳西武一下明白了柳西周的话意,问道,你是建议我种植生姜?

柳西周点下头说,对,你知道的,生姜露天种植一亩地能产四五千斤,采用大棚种植,产量就会更高,重要的是,人家很少种,你抓住机会进行大面积栽种,打个时间差,可以抢早上市,卖个新鲜,卖上个高价啊,这样,你的收益就能翻倍,一亩地收入个三五万元,那是稳稳的。

柳西武果然动心了,他说,能挣到手更多的钱,谁又不愿种呢?我听你刚才的市场分析非常在理,我愿意去大力栽种。

柳西周紧接着说,既然你有这样的决心,那我给你引进一种台湾大姜,这是个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你先种两亩地,行吧?

柳西武爽快地答应道,两亩地,行啊。

柳西周接着又说,咱们村民经济基础薄弱,最适合走自己养种自己种的路子。一个人想干啥,就要有胆量、有气魄,要敢于上手去干。你先引种两亩,等过两年,你积累下种植经验,你就进行规模种植,一下种上二十亩,到时候你就能挣着大钱啦。

柳西武吓了一跳,疑惑地说,你这跟白说不是一个样?我家统共还不到十亩地,这二十亩又打哪里来?

柳西周脱口说道,我们行政村不是有百亩预留地吗?我可以把村里那连片二十亩地里取一大块承包给你啊!

柳西武见他主动这样说,心里感到热乎乎的。他眉头动了几下,对他说,你让我栽种二十亩的大棚生姜,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单成本就需要几十万元,我又上哪儿弄这么大一笔钱?

柳西周仍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接着说道,只要你敢干,钱上不用你担心,我可以直接出面去镇上的信用社帮你办贷款。

柳西武这回不但增强了信心,而且整个人都有些热血沸腾了。他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有你在我身后顶着,我就放开手大干。

柳西周乘机又把话题转回到原来的老话题上,他说,那村里改造鱼塘这事你是到底怎么想的?

柳西武愣了一下,态度马上有了积极的转变,他说,咱哥俩,还有啥好说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件大事,我没二话,鱼塘该挖你只管挖,我再也不从中搅和。说到这里,他低头想了想,然后又抬起头来,对柳西周说,村里挖鱼塘肯定对我那些没长大的鱼儿有损失,但我也不是很心疼,我主要担心的不是这些。

柳西周赶紧盯着他追问,那你的着重点放在哪地方?

柳西武吐露出了真情,鱼塘修成之后村里肯定要收去,我主要是怕自己承包不到手!

柳西周长出了一口气,顺便用右手在他肩上捶了一下,接着说道,原来你的担忧在这里,也不早说?实话告诉你,村里谁不知道你爱逮鱼,对各种鱼的生活习性你也都懂。打小到现在,你养了这么长时间的鱼,对养鱼应该有一定的经验吧?村里搞鱼塘承包,你最有竞争优势。我可以力排众议,把你推选为村里的第一候选人。你参加竞争,应该最有希望。要是不出意外的话,村鱼塘的承包人肯定非你莫属啊,当然,任何事情也不敢说百分之百,你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

柳西武双手紧紧抓住柳西周的右手,充满感激之情,坚定地说,那好吧,我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