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二十二

柳怀冰改乘阜阳通往泉阳的乡村公交班车。身上的衣服也换成了普通的灰色拉链装,穿着尽量朴实。他还从超市买了几样成品菜和两瓶酒,打算回去先跟柳西周喝杯小酒,把话匣子打开,一起叙叙家常,在不经意间引入正题。

柳怀冰心里原本是这般想的,可真当他到了柳西周家,两人面对面坐在一起时,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了。柳西周喝了两口酒,夹了几颗花生米,心情很快就激动了起来。柳西周提高了嗓门,有些无奈地对柳怀冰诉苦说,谁不是五尺高的汉子,让你侄媳妇这样打门缝里看人?这几天她总跟我生气,闹死闹活的。这个村干部,她就是不愿让我当了,逼着让我出门打工。

柳怀冰目不转睛地看着柳西周说,大侄呀,那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柳西周拍拍胸脯说,《好汉歌》怎么唱的?说走咱就走,风风火火闯九州。她跟我一直吵闹不休,她亲爹来了都劝不好她。这样下去,我的日子没办法过呀!我连着想了好几个晚上,村干部不当就不当呗,没啥大不了的,她让我打工我就打工。鸡带俩爪能找食,我长两只手我怕啥?我不信离开柳大营就不活人了,就真得饿死了?我这回就出去给她看看!

柳怀冰准备好的一大堆话看来一句也用不上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柳西周已经拧过这个弯儿来了。他要是再上去劝,哪句话让柳西周听不入耳又改辙了,那不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此刻完全不用多说什么,还是不说为妙。想到这里,他边点头称是,边趁热打铁地问,既然你已经拿定主意,你决定啥时候走?事不宜迟,就与我一块走。

柳西周爽快地说,我办事从来不喜欢拖拖拉拉,那就快刀斩乱麻。今天我就把辞职报告递上去,明天一大早,我就跟你走。

柳怀冰猛地站起身说,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明天我俩一块上路。说过,他把手中的酒杯向上一举,说道,那咱俩再碰一杯。

柳西周果然豪爽地跟柳怀冰又喝了一杯。

柳怀冰心情正好,趁着酒劲,兴致也起来了。他便扭脸对坐在一边的刘凤英说,你看,你家西周已经当着我的面满口答应下来了。明天我俩就要去阜阳城了,难道你心里还不高兴吗?他向刘凤英招下手说,你还不快点过来凑个场,也给我俩助助兴。我们三人同喝一杯,共同祝贺。

刘凤英也对柳西周的陡然转变有些意外,内心很是惊喜,她觉得这主要还是她的功劳。要不是她豁出去,寸步不让地把他往外逼,给他施加了强大的压力,他怎么会让步,怎么舍得走出去?看来,女人不能总是心肠软,该硬起心肠的时候,必须要不顾一切。想到这里她也觉得自己应该喝一杯,于是三个人各占一方,同时举杯,一起喝了一杯。只是刘凤英极少喝酒,白酒又辣又呛嗓子,她喝得直咳嗽。不过,此刻她感觉心里还是挺畅快的。

人喝了酒就爱犯困,三个人酒后便各自上床躺倒睡了。

第二天天一亮,柳怀冰精神抖擞地走在前面,柳西周迈步紧随其后,两人向门外走去。刘凤英在后边给两个男人送行,送到门口就停下了脚步。

柳怀冰向前走出有十几丈远,又转过身来向着刘凤英扬了下手,算是跟她告别。

柳西周也停下了脚步,只是他没有回头。

柳怀冰转过身领着柳西周快速地向前走。眼看就要到村口了,柳怀冰忽然发现情况有些不对,怎么村口一下站了那么多人,黑压压的一大片,这里边竟然还有村支书张兴成。他的心顿时咯噔一下,这时才如梦方醒——他掉进柳西周跟张兴成二人共同设下的陷阱里了。

难道不是这样吗?柳怀冰本来就是茶棚村的人,难道他对茶棚村的情况还不了解吗?张兴成和柳西周都是茶棚村的干部,柳西周是张兴成培养的,已经是多少年的老搭档了,他俩才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在茶棚村一起共事多年,张兴成离不开柳西周,柳西周也离不开张兴成,张兴成哪里会让柳西周走?反过来说,柳西周也一定不会走。

两人共同演了一出好戏,张兴成是导演,柳西周是出色的演员。昨天柳西周给张兴成去送辞职书,尽管柳怀冰不是党员,但他也知道,村党总支都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辞职书递上去后,要通过组织的研究批准。只有经组织同意,正式批准下来的辞职书,才是有效的辞职书。辞职书的批准需要时间,需要过程,至少也要两三天。柳西周昨天晚上才递上去的辞职书,今天一早就跟他往外走,这是不可能的。柳西周身为党员,身为村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在柳西周的辞职书没正式批准下来之前,柳西周仍然是茶棚村的在职干部,怎么能擅自离去?柳西周要是这样随便,这干部也干不了这么多年。要是连起码的思想觉悟和组织观念都没有,不用说不想当干部,就是想当,也早就给撤职啦!如果说柳西周真下定决心跟他走,至少也要等到辞职书正式批准下来之后,两个人才可以一路同行。

柳怀冰一想,仔细一分析,越来越感觉这事不对劲。柳西周不用谁劝就自己想通了,不当村干部,跟他一起出去,这完全不可信。就凭他对柳西周多年的了解,柳西周也绝不是这样的人。看来,柳西周交辞职书就是个幌子,找张兴成想办法、商量对策才是真的。柳西周跟他一块往外走,明显是做个样子给刘凤英看罢了。从昨天他走进柳西周的家门,柳西周所做的一切就都是表演。柳怀冰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现在,他才突然醒悟过来。

记得刘凤英跟柳怀冰说过,他是柳西周关系最亲近的人,他自己也一直这么认为。可现在,他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了,他到底又了解柳西周多少呢?如果两人真是真心朋友,他多次请柳西周出山就不会请不动了。通过今天这件事更充分证明,他和柳西周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完全不同,也绝不是同一种人,走的也不是一条路,他们最多也不过是生活中的朋友罢了。只有老支书张兴成跟柳西周才是真正有共同志向的人。跟柳西周相比,他充其量不过是一块铜,而柳西周却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柳西周经受住了革命的洗礼,经受住了艰苦的考验,一直不为名、不图利,辛勤地为村民工作着、付出着,从来不讲任何条件。仅从这一点上看,柳西周就是十分可贵的。

正当柳怀冰这般回想时,只见村口的村民越聚越多,他们阻断了柳西周前进的脚步。他们一个个面向柳西周,大声喊着,西周,不能走,我们需要你啊!

柳西周被迫停下了脚步。

正是柳西周要出门打工,这才惊动了茶棚村众多的村民。只见村路上,人们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向这里围拢过来,越聚越多。整个路上都是前来挽留柳西周的村民。一张张亲切、朴实的面孔,那样真诚、恳切地看着柳西周。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柳洪俊,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到柳西周的面前说,西周,你不能走!那年我家失火,不是你冲进大火把我从火堆里背出来的吗?你可不能扔下我不管!还有村里的其他老人都需要你照顾啊!

紧接着,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陶秀颖,颤颤巍巍地走到柳西周面前,一把抓住柳西周的手,双腿跟着就朝下跌跪。

柳西周眼疾手快,赶忙把老人扶住,硬拉了起来。

陶秀颖撑着瘦小的身子站在冷风里,头上的白发被吹乱了。她老泪纵横地说,西周啊,我一个老婆子,下雪你给我扫雪;没吃的你给我送面;生病了你给我倒屎尿盆。你哪儿也不能去。我手头没钱花,还要你去邮局给我取钱呢,你要是走了,让我这个老人还活不活?

柳西周只好连声告诉老人说,我知道我知道,我心里没想着走。

正在这时,一个严厉的声音响起来,柳西周,你怎么没想着走?你走啊,你不是要走出去打工挣钱吗?你怎么不想走,你走啊!老支书张兴成满面怒容地从人群中走出来。接着说,我们茶棚村党总支应该是一个先进的党总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柳西周,你正当壮年,是其中重要的一员,我们都需要带好头,起到模范作用,谁都不能退步。不管困难多大,都要咬牙挺住,不能产生私心杂念。脱贫攻坚任务是场硬仗,一定要打好,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展开,任务同样艰巨而繁重。在我们党正需要我们挺身而出、大显身手的关键节点上,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都要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冲锋在前,义无反顾。谁也不能给我当逃兵,必须要经受住这场考验!西周啊,你要记住,我们是土生土长的茶棚人,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对得住茶棚村信得过我们、把我们当贴心人的广大村民啊!西周啊,你是党总支骨干,茶棚的建设和发展正需要你。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刘凤英一个人活,你是为着我们茶棚村全体村民而活,你要敢于献出自己的一切。

此时此刻,柳西周用心听着老支书张兴成这番情真意切的讲话,两眼饱含深情地看着村民。他的心情很激动,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眼睛。

老支书讲话结束,众多村民便向柳西周发出了连声呼喊,柳西周,你不能走!柳西周,我们茶棚村需要你!

在众人的呼喊声中,柳怀冰悄悄地消失了!

正在这当口,只见刘凤英涨红着脸,打她家门口飞奔着向柳西周跑来。她猛地冲进人群,不由分说地夺下丈夫手中的行李,领着柳西周,在一双双目光的注视下脚步匆匆地向着他们家径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