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事件

不可或缺的事件

故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组成,每一个事件均由前一个事件引起或受其影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故事增添了情节发展的动力,这是迫使听众坚持下去的秘诀。相互关联的事件会引起一个变化,这通常就是故事的重点。但是变化需要耐心解读,使读者乐此不疲。

怎么可能有人讲一个什么都没发生的故事呢?讲故事的人可能被细节缠住,不能或没有退后一步注意到事件的完整顺序,思考它们的起源、联系与影响。例如,一位女同事曾告诉我,有一次一个学员在她讲课的整个上午都在看小说,完全没有将她和其他学员放在眼里。那位学员并不谨慎,他举起书大声翻书,甚至对所读的内容做出反应。我想,这会是一个好故事,因此迫不及待想听到下文。然后,她不再说话。

“你是怎么做的?”我问。

“对他吗?”

“是啊。你叫他出去了吗?你是怎么让他停下来的?”

“我没有。”她说,就像刚刚想到的那样。

虽然这对她来说可能像一个故事,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一系列事件。那么,我们如何将一系列事件转化为一个故事呢?首先,确定你正在充实完善的故事重点是什么。在我的朋友所处的情况下,故事重点可能是那个学员上课看小说的原因;或者考虑到她可能永远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故事重点可能是培训师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事实上,它可以用于促进学习各种内容,包括培训教师、培训授课与演示技能课程。你也可以把它用于培训新的主管,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在面对阻力时做好领导工作,影响别人。选择合适的寓意重点,是确定你讲故事意图的关键,这将影响到选择描写哪些事件。

一旦你知道你正在关注的是什么,接下来就可以处理你知道和不知道的事情。要使自己置于我那位女同事在教室前面的位置上。值得一提的是,学员在课堂上看小说那件事发生在21世纪初,当时人们还没有同时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自从智能手机问世以来,在演讲时我已经对少数听众不理不睬的态度觉得无所谓了。但即使现在,也还没听说过如此厚颜无耻上课读小说的情况,坦率地说,这很奇怪。尽管他的行为确实不好,有些反常,但谁介意呢?在克服了那位学员的严重恶习影响后,你需要选定更多的事件来编故事。确定可提炼出故事寓意的某些事件的唯一方法是从大局着眼。

发掘历史悠久的事件可能是一个挑战。你也许记得准确,甚至根本记不清;你也许记得这些事件,但不记得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或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列出特定事件并不重要,但当它发生时,确定故事的时间线非常有利于安排事件细节,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含义。

关键事件的时间安排

安排好时间是一种确定关键事件前后其他事件的策略,它是故事的重点。这项练习旨在帮助你确定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并安排好发生在它前后的其他事件的具体时间。这意味着,在关键事件之前的事件导致了它的发生,而在关键事件之后发生的事件则是由它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所以,你要特别寻找一些能够支持你的意图以及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的事件。要确定一个事件是否奏效,必须考虑其重要性。

在确定时间线时,首先亲手画一条代表故事的线段(图1–1),然后确定关键事件,可帮助你将整个故事牢记于心。关键事件通常是故事其余部分所依赖的关键。作家称其为故事高潮,它是金字塔形戏剧结构模型的一部分。先从左边开始讲述,然后情节逐渐紧张起来(由金字塔的左侧表示)。逐渐紧张的情节导致了叙事高潮(位于金字塔顶端),故事情节的紧张程度达到极点。在高潮之后,我们沿着金字塔的右侧向下移动,情节紧张程度减弱,最后一切都见分晓,故事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家们对这种故事结构提出挑战,加以重新想象并彻底否定(例如,以高潮引导、没有完美收场等)。但是在安排故事中各种事件的时间线时,这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故事模式。此处我们将金字塔结构作为一种典型模式,并把关键事件设置在时间线的中间。

图1-1 如何设置故事时间线

现在,从关键事件开始,在你的记忆中尽可能多地搜寻一些发生在关键事件之前的其他事件。要记住,你是在寻找既支持你的意图,又与关键事件有因果关系的事件。首先搜寻那些你记得就发生在关键事件之前的其他事件,接着再往后搜寻,这样做比较容易。我们将这些事件称为前导事件,因为它们导致了关键事件的发生。

一旦你确定了全部前导事件,接着便要搜寻后发事件。这样的事件是由关键事件(以及导致关键事件的所有事件)而引发的事件。重要的是,在确定后发事件的过程中,要一直专注于自己的意图。为了避免处理过度,我们将间接事件的产生归因于关键事件。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生的事件上,而不是没有发生的事件上。通常不可能说一个事件不是由别的事件引起的,例如,“因为一次交流活动,我的老板把我提升为经理”的可信度,要大于“因为一次交流活动,我的老板没有把我提升为经理”。前者是我们习惯的鼓舞人心的结局,这可能使你的假设比较可信。后者则显得不太可信,会让人们怀疑你是否遗漏了另一个没有被提升的原因。

时间安排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自问,这有助于你记住前导事件与后发事件,并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虽然没有具体问题可问,但问题大体分为3类:

•先后顺序与联系。

•地点与时间。

•见解。

为每个符合标准的事件在时间线的合适位置上画一条竖线(图1-2)。

图1-2 在时间线上添加各种事件

下面是一个设计时间线练习的实例。我首先解释一下编故事的意图,因为如前所述,正是意图推动着时间安排的进程。

夜间发出的电子邮件

意图:故事的旨意是警告一组监管级别的管理者,同直接下属进行的非工作时间沟通可能产生的后果,并鼓励管理者终止或尽量减少这种活动。

我记得的经历:我曾管理着一个由五个人组成的团队。我白天很忙,所以大部分电子邮件都是我在晚上发出的。无论我何时发邮件,似乎都会得到即时回复。我假设他们当时正对着电脑或手机,并像我一样,认为他们会通过立即回复电子邮件在下个工作日抢得先机。在一次会议上,我告诉我的经理,前天晚上我从一个直接下属那里收到了一些信息。他对我说,晚上不应该给我的员工发电子邮件,因为他们可能觉得有义务立即回复我。他让我考虑第二天发送邮件,或者使用邮箱的延迟发送功能。我认为他的要求很愚蠢,因为我从未告诉我的团队什么时候回复电子邮件,是他们主动选择这样做。我也没有认真对待他,因为他整晚都给我发邮件。我有一段时间晚上停发电子邮件,但很快又开始在晚上发电子邮件了。

早期记忆的这件事要说明的是:当故事只包括一系列事件,主人公没有见解,没有发挥能动作用,或者没有被认可的变化时,故事会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时间线有助于用事件填充空白,然后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从而促成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