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诚的吗?

你是真诚的吗?

我们都遇到过“真诚”的人,他们是你“所见即所得”那种类型的人,没有隐藏的秘密可言。他们言必由衷,有什么说什么,无论好坏。我们相信这些人是真诚的。但“真诚”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都同意字典中有关“真诚”的定义,那么,为何有的人初次见面在别人看来真诚,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像是骗子呢?在我们探索真诚如何适用于讲故事之前,我们必须冒着听起来像是自助书口吻的风险,在同一页上明确了解“真诚”一词的含义。

我们倾向于为真诚赋予像高矮那样的一种特点。其危险性正如高个子总是高个子一样,我们认为真诚的人总会表现出真诚的特点。因为真诚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特点,所以我们往往以积极的眼光看待真诚的人。我们假设相反的情况也是真的——那些不具备真诚特点的人被认为不那么可信。更糟糕的是,当我们把这些假设投射到别人身上时,我们被证明是错误的次数超过了我们愿意承认的次数。

真诚不是少数有福之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布莱尼·布朗(Brené Brown)在《不完美的礼物:放开理想中的你,拥抱真实的自己》(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 : Let Go of Who You Think You're Supposed to Be and Embrace Who You Are)中,称真诚为“一种实践——一种对你想要如何生活的有意识选择”。她说:“这是一种以真实面目示人的选择,真诚为人的选择,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别人的选择。”这几乎是我们所有人每一天、每一次的选择都在努力的方向。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艺术家一直在思考如何真诚地生活。他们的著作均强调要有勇气成为真正的自己。对许多人来说,忠于自己并不是他们有意识做出的选择,因为根本就别无选择。这是人的天性。然而,很多人每天都在为能够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而奋斗:想想无数的歌曲、书籍、电影和其他艺术作品,它们的内容都是描写“做你自己”的欲望及其付出的代价。

为捍卫真诚的自己而进行的战斗在个人与职业的各个方面展开着。例如,尽管我对自己在大会上有关自由职业的发言很有信心,我对个人色彩明显的事件所持有的矛盾心理仍然影响着本应该是学术练习的一些内容。本章重点阐述面对听众讲述自己的故事时,选择真诚态度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