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与培训授课

真诚与培训授课

我认识的一位高中英语老师曾说过:“关上教室的门,就看你的表演了。”这是有一次我们讨论在研究生院学到的教学技巧时,她发表了上述看法。每当只有她同30个学生待在教室里时,她就认为这些教学技巧对她很少有实际帮助。她必须做出快速判断——这些判断更多的是受她的个人观点和教学思想的指导,而不是受她在学校学到的任何理论的指导。她最需要做的就是理清她对行为问题的看法。例如,在课堂上讲话的学生,关于莎士比亚如何描绘女人的观点,或者论述题的答案是否非常接近客观标准的学术难题。

教学内容支持、加强或减少的行为就是课堂的存在理由,但内容不能自动发挥教学作用。否则的话,我们便可在一个满是学员的教室屏幕上自动播放演示文稿,然后离开。学习发生在学员参与的过程中,而有教师指导的学习则是一种有效方法。因此,仅仅有内容是不够的。如果我要通过讲故事授课,我需要在故事的某个地方现身。即使我不讲故事,我的经验也会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我对内容的感受或相信程度会影响到我的教学方式、回答问题的方式,最终影响学员的学习方式。既然有这么多利害关系,深入了解你自己的真实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培训的真诚在于了解你相信什么,了解你如何看待那些同你所教课程内容有关的你本人的工作经历。正在看着你、听你讲课的学员,可以察觉到你认为自己正在隐瞒的感受,或者你并不知道已经有的感受。人们通常都很慷慨大度,不会因为你对某个话题抱有热情而惩罚你,他们可能会同情你而表现出无聊的迹象,或者在你讨论那些刻意避免但似乎永远不会消失的企业问题时,也和你一样感到沮丧,但他们不会原谅骗局。在你自己都显然不相信时,他们并不想你告诉他们某件事是真的。他们会拒绝接受不真实的故事,也拒绝相信你。他们需要的是真诚。

解决你的情感问题

玛格特·莱曼(Margot Leitman)在《长话短说:唯一适合你的讲故事指南》(Long Story Short : The Only Storytelling Guide You’ll Ever Need)中建议:“如果你无法‘把控它’,就不要讲故事。”如果“把控它”意味着不再受所选故事中发生的事件的影响,那么我就没有多少故事可讲了!然而,在她看来,若你仍然对你的故事中发生的事件感到愤怒、悲伤,甚至非常高兴或兴奋,那么,即使事先经过策划和联系,故事从你嘴里讲出来仍然会是混乱不堪、没有章法。

我讲的有关自由职业的那一例子充分说明,当你无意中触及尚未解决的情感问题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开启自己的事业,然后全职经营,这是一个改变生活的重大决定,会影响到你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第一次独自经营时,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的严重性。回想起来,我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局面。尽管我在同意讲课之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情感问题,但是我在一定程度上也知道我实际上还没有做好讲课的准备。当然,我可以随便聊聊自由职业。我非常愿意向许多问我是如何开始单干的人提些建议,但是我还没准备好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向一大群听众推销自由职业。

我不认为“把控”由故事引发的情感是讲故事的必要条件。但是你应该与故事中描绘的事件保持一定距离(在生理、心理和时间等方面),花时间思考出现了什么情况,这样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得出某种结论。你最好在得出结论后,找到解决办法。这个解决办法——与事件或变化发生的原因以及你发生变化的结果并不冲突——就是故事的目的。上述情况最终会回答这个问题:“你为何要讲这个故事?”为了听众。当然,你在将故事也算作授课内容之前就应该明确这一点。

进一步接近“把控它”

你所能做的就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说出事实真相。虽然“真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故事以事实为依据。但只有你知道你那个版本的故事的真实性以及事件是如何影响你的,只有你知道自己是否真诚。听众只知道你在说什么、怎样说的,他们将根据自己的真实标准来判断这件事件。

与你所讲的内容相矛盾的肢体语言表明,有些事件肯定不对劲。如果你说你很开心,但是你的姿势和动作却表现得恰恰相反,你的内心斗争就会体现在你所讲的内容或言说方式上。也许你出言刻薄挖苦,或者过度解释,但你似乎是想要说服听众和你自己。没有人能保证仅凭你在授课时保持自己的本色就有助于学员的学习。但是,学员能看到或感觉到你在讲课时处理的是自己的问题,这充其量只会分散听课注意力,在最坏的情况下会降低你个人的可信度,而这两者都会影响你的故事想要增强的学习体验效果。

关键不是让你在讲故事之前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而是了解你目前的处境。这种情况最好早一点出现,但通常直到你准备好讲故事,警钟才会响起。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策略,以确定你在讲故事之前是否已经解决了与故事有关的问题。

尊重你的感受

涉及业务时,没有什么是私事,对吗?业务和情感在战略决策中不起作用,对吗?也许是,也许不是。没关系,你有权坚持自己的感受方式。如果你感到失望,则不应该因为出现了对公司有利的情况就削弱这种感受。压抑或被忽视的感受往往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如果你对一个故事或话题尚有未解决的情感问题,它们可能会在你所讲的课程中表现出来。要允许自己在感受中没有丝毫歉意。有利之处是,虽然你对自己的感受几乎没有控制力,但你可以控制自己对这些感受的态度。

务必诚实

要现实一点,知道从生活的任何动荡中恢复过来需要多长时间。不管你是谁,伤口是新的,仍然可能疼痛。有一次,我从一个原本计划辞职的工作岗位上被解雇了。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生气,直到我开始和别人谈起这件事。我应该高兴,我本来就想辞职,这样我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还得到了遣散费。但他们竟敢先把我辞退了!不管我对自己的感受了解多少,在这件事发生后这么快就把它写下来是不明智的。

找准你的界线

如果你认为你已经准备好讲述自己的故事,就要确定在运用这一故事方面还有哪些局限性。先把你的故事讲给自己听。如果你能在不跑题的情况下把故事讲完,可以先对着镜子讲,然后再讲给一个朋友听,最后,讲给一群朋友和陌生人听。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可以讲述这个故事,但是只限于在某些情况下。我已经试过很多次。我会把我认为是开心逗趣的故事讲给朋友们听,结果令我吃惊的是,他们问我为何这么生气!

信任在场的人,信任你自己

信任就是相信某人或某物具有始终如一的效能,真实可靠。信任是有价值的,应该受到保护。一旦失去信任,就很难恢复。我们在给予和获得信任上均有不同表现。有些人认为在别人赢得你的信任之前很难给予完全信任,而另一些人则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良好的意愿,随意信任别人。还有一些处于中间立场的人认识到随意信任别人的风险,但仍然抱着“既然对别人的怀疑未能证实,且往好的一面想”的态度。

我们都想信任别人并努力工作,力争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相信一些真实的东西感觉很好。事实上,信任一个人,这本身在同等程度上既说明了被信任者的为人,也说明了给予信任者的为人。想想当你的信任遭到违背时,你更多的是责备自己,而不是让你失望的人。我们都愿意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相信自己很聪明不会上当受骗。我们要相信自己。

我们都知道明智地利用信任的各种益处,但与培训授课相关的益处却使信任的能力为脆弱性腾出了空间,甚至可能使人变得更加脆弱。脆弱,就是暴露自己,让自己有可能受到攻击或伤害。这听起来很可怕,那是因为它确实可怕。我想明确指出的是,我知道有些人在身体上、经济上或社会上体现出的脆弱性并不是他们的选择。我是在区分真正让你处于危险中的脆弱性,以及有积极意义、有针对性的脆弱性。但是,官方对脆弱性的定义仍然适用于培训师的工作历程。尽管你仍然“暴露自己”,但“受到攻击或伤害的可能性”是相对的。

考虑你自己的脆弱性

无论我多么相信促进学习不需要教师成为专家,但是我仍然不想在我应该知道的事件上犯错误。每当我站在一群人面前发言时,我都冒着犯错误的风险。

讲故事的个人色彩只会增加那些脆弱性。在讲述有关我们自己的故事时,其中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别人如何根据我们共享的信息看待我们。如果你的故事讲的是你如何采取“挽救大局”的行动,人们会认为你傲慢吗?如果你轻看自己的角色,人们会认为你在寻求赞美吗?如果故事讲的是你让自己难堪的事件,人们会认为你不负责任或者同你有牵连吗?有时我对人们如何解读我的故事感到很吃惊,我甚至怀疑他们听到的内容与我讲的内容是否是一样的。当有人怀疑或以其他方式批评你讲的事实时,他们可以查阅这些事实。但是,当有人批评你的故事时,你的感觉就会像批评你本人一样。

脆弱性不仅仅与传统意义上的情感有关,它也可能允许你自己犯错。也许是向班上学员承认你不知道答案,也许是承认培训师必须冒险放权,同时保持对课堂的控制。它既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又让人感到不自在。

建立关系

我们经常担心说错话。你可能更担心对别人说错话,而不是对自己说得太多。也许这是真的。虽然我们担心伤害别人的感情,我们更担心被看作是那种会大声谈论别人的人。这种恐惧可以追溯到无意中暴露出我们真实的自我这一点上,或者至少暴露出在某个人看来是我们的真实自我的一些特点。

无论你以任何身份培训授课,你都与学员建立了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拥有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它的成功依靠坦率的沟通交流。这和所有的关系一样,你想知道你和谁建立了关系,你想知道你的学生是谁,反之亦然。我经常思考这种训练和被训练的工作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学员应该相信陌生人说的话,他们还应该和教室里的其他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应该相信,在同一些我们以前从未见过、以后也可能永远不会见到的人分享我们的故事、知识和精力时,我们表现得都很真诚。我的职业生涯基本上是建立在给陌生人讲课的基础上,无论我是在公司里做员工,还是在公司外做自由职业者,或是教授一门公共课程。虽然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让人们分享他们的故事这种活动进行得太久了,但在学员彼此相识或者熟悉培训师的情况下,我很少亲自授课提供帮助。然而,如果我们的关系要想产生我们寻求的结果,大家必须立即相互信任。你会说错话,他们也会说错话。你会让自己难堪,他们也会。教室里你面对的人比你要冒更大的风险,他们把宝贵的时间、注意力和精力交给你支配,你最起码能做的是为他们揭示事实真相,揭示你的事实真相,指明一个他们看清自己的事实真相的途径。怎样去做呢?这里有3个步骤:深呼吸;相信你自己;放手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