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员参与进来意味着什么
我们已经探讨过这样的理念:一旦你讲了一个故事,它就不再属于你。在你讲故事与观众听故事之间的某个环节上,你的故事发生了变化,别人听到的并不是你非常熟悉的故事,他们正在按自己的方式重新构建你正在表述的那些个人体验。无论你是多么井井有条,表述准确,听众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自动“过滤”你讲的话语。充其量,他们会记住关键事件;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们听到完全不同的内容,会立即做出判断。
你是否曾经非常喜欢一个故事,在你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如果有人对你说了什么,你会很生气?我知道,我说过无数次“请让我把故事讲完”,尤其是当我想用某种方式讲故事的时候。我们认为,人们应该从头到尾静静地听我们讲故事。也许我们在小时候听父母或老师读故事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时他们明确表示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听故事,暂时不要问和侏儒怪[1]1的交易究竟是怎么回事。然而,看电视或看电影时的最佳表现就是谈论屏幕上正在发生的事件。我们要向剧中角色问一些问题,比如“你在做什么”,或者说出一些陈述性的话语,比如“他就在你后面”,或是说一句“别打开那扇门”。我们渴望参与,即使我们只能想象着这样做。
要是你知道听众没有随你的心愿倾听你的故事,你会感到沮丧。可是一旦你接受故事不是真实的这一点,也就无关紧要了。事件和人物都是真实的(通常如此),但是如前文所述,故事本身介于客观真实与你心目中的真实之间。我们都曾经和朋友一起亲眼看见过一个事件,但在后来交换意见时却发现,我们只是在基本问题上看法一致。比如你们两人都在火车上,而且火车上有一个穿着小丑服的男人,至于他是个多危险的人物,他的头发是什么颜色,你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讲的故事更多是受印象影响,而不是受事实影响。如果你认为你那个故事版本或印象是真实的,并且是你能够讲出的唯一一个故事,那么这可以有效地帮助你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促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