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娱乐性增强故事效果
培训师经常对我说他们不善于讲故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有意思的事件。如果这就是他们对自己生活的看法,那么,这肯定会极大地妨碍选择和塑造各种故事。我们已经探讨过故事结构以及各种能够使故事产生效果的因素,但是即使认可赞同所有这些因素,最终还要依靠故事描述的事件才能使故事产生预期效果。尽管最有本事的故事高手可以将极为平淡的事件讲得妙趣横生,但是显而易见,要让去杂货店购物这件事变得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引人入胜,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具备更多的才华与丰富的想象力。
为了能够讲出有趣的故事,没必要成为一个虚张声势的人,但是应该相信自己要讲的一些故事是有趣的,这对你所讲的故事能否获得成功至关重要。如果你相信一件事很有趣,就更有可能对它进行反思,并对你所经历的事件得出结论。从有意义的反思中得出的结论所支持的事件,会将一个有效的故事与一个自我放纵的故事区分开来。
探索更多、承担更多的风险可以带来有趣的生活(无论你怎样说),而有趣的生活可能会带来更多可讲的故事。无论你决定铤而走险、谨慎行事,还是走中间道路,发现自身有趣故事的最佳方法是:想想你现在所过的生活和你所经历的一切,哪些方面是有趣的,而不是简单地从你的生活中寻找一个有趣的故事。你觉得无聊的东西,别人可能会觉得引人入胜,有教益意义。当塑造、讲述你的故事时,你应该相信它们值得一听,并思考是什么使其大放异彩。
你正在寻找的故事中,应该包含一些可以通过悬念或娱乐手段来唤起愉悦体验的要素,目标是选择塑造具有悬念或诙谐风趣的有趣故事。
塑造有悬念的故事
简·克莱兰(Jane Cleland)在《掌握悬念、结构和情节:如何写扣人心弦的故事》(Mastering Suspense,and Plot : How to Write Gripping Stories That Keep Readers on the Edge of Their Seats)一书中写道:“悬念是讲故事的核心与灵魂。……为了吸引读者,你需要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其中涉及一些相关人物。”想想我在本章开头提到的那个练习本没有及时送到的故事。当我的确在经历故事中的各种事件时,我真的很惊讶,因为那些练习本一直放在我的办公桌旁。我想你也会感到惊讶。假如我遗漏了描述自己改变了采用练习本教学的看法的那部分内容,那会成为你的经典故事,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但那也只会是一连串的事件。现在,假设我想增加一点悬念,我能采用怎样的不同手法呢?
惊奇,通常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或者是一笔年度奖金超过了预期数量,等等。悬念是一种由可能发生的事件引起的兴奋不定或焦虑不定的状态或感觉。故事高手往往会制造悬念,逐渐让听众感到惊奇。一种方法是揭示线索,例如,我故意在我的故事中省去了一些有关练习本没有送到的细节,包括那天早上我本可以去办公桌旁边好几次:我的办公桌旁有一些我需要的东西,但为了节省时间,我从储藏室里取出了一些;一位同事过来说我的电话铃响了,但我没去看,因为就要上课了。如果我透露了这些线索,你可能会怀疑没有送到的练习本和我的办公桌有关系。
另一种增强悬念的方法是先揭示惊奇细节。希区柯克(Hitchcock)曾经说过:“恐惧不是体现在爆炸中,只体现在于对爆炸的预感中。”在希区柯克执导的电影《辣手摧花》(Shadow of a Doubt)里,一个连环杀人嫌疑犯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藏到了他的妹妹家里。希区柯克并没有让我们相信查理(Charlie)大叔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最后却让我们大吃一惊。在一个小房间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他,钱撒的到处都是,房东告诉他有两个人要找他,这时我们知道他是个可疑的人。希区柯克知道观众会感到焦虑,因为观众想知道查理大叔的家人何时、如何才能明白真相。再看看希区柯克执导的电影《绳索》(Rope,1948)。在电影开场后的前5分钟里,我们听到一个男人厉声尖叫,看到另外两个男人把那个男人勒死。希区柯克知道,真正的悬念在于我们想知道为什么这两个人谋杀了那个人,他们是否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一个更实际的示例可能是,故事开头的内容会让听众感到惊奇。这取决于哪些因素适合具体情境,可能是关于故事讲述者的惊奇发现,也可能是故事中的意外转折点。如果你的故事中真的有一个真正意想不到的事件而不是巧合的话,效果会更好。然而,在一个历史往往重演的商业环境中,这些都很难实现。其他时候,在你讲述故事并要求别人提供反馈之前,你可能不会明显地感到惊奇。这对你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件,而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一次充满悬念的冒险。
塑造诙谐风趣的故事
每当我想起自己听过的有趣故事时,诙谐风趣的故事首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道格·史蒂文森在《讲故事:商战取胜之道》中写道:“这对专业人士来说是真的,对你也是真的。如果你想引起听众的注意,你就得诙谐逗趣。你不必过于诙谐逗趣,但一定要有足够的幽默感,不时地引起一片笑声。”
我常常刻意让我的有趣故事变得滑稽可笑,但我却会犯一些经典错误,添加更多细节,直到引起我想要的那种听众反应,或者说笑声,表明这是滑稽可笑的部分。我的建议是从事实讲起,不要刻意让它变得滑稽可笑,而是从事实中发现滑稽可笑的内容。
那么,什么是滑稽可笑的呢?解构快乐似乎是一种毫无乐趣的活动,然而大量的研究做的就是这种事件。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探索更客观、更易于观察的问题:“什么让人发笑?”而不是非常主观、难以捉摸的问题:“什么是滑稽可笑的?”记者艾莉森·比尔德(Alison Beard)在2014年曾写道:“我们发笑,是因为我们发现那些暂时认为的事实结果却不是那样,因为我们发现其他人也处于同样的窘境,因为有的故事讲述的也是这种情况,尤其是当它们与其他类型的快乐相关联时,比如见解深刻、幸灾乐祸、优越感或性骚扰等情形。”事实上,心理学家帕特丽夏·基思·斯皮格尔(Patricia Keith Spiegel)在《幽默心理学:理论视角和实证问题》(The Psychology of Humor :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Empirical Issues)中列举了一些关于人们为什么发笑的理论,包括出于本能、不协调、矛盾、为了释放,出于我们解开了谜底、回归分析,出于我们感到惊讶、有优越感。现在我们就来仔细探讨最后两种理论。
经历意想不到的事件(即感到惊讶)可能使人感到尴尬,结果我们常常笑着慰藉自己的焦虑情绪。把震惊描述为“受骗”看上去还有点道理,但即使是一些像冷笑话那样纯真的事件,也是一个离不开欺骗和误导的小把戏。另一个称为“良性冲突”(Benign Violation)的理论认为,我们发笑是因为我们心中的世界面貌同现实不一样,我们感到惊讶,而这种惊讶则被认为是良性或无害的。
我们嘲笑别人时,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优越感。只有当一个人取得惊人成就,或者批评他人取得的惊人成就时,才能感受到这种原始的人性欲望。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第二种选择更容易。马克·沙兹(Mark Shatz)与梅尔·赫利策(Mel Helitzer)曾在2016年指出:“专业的幽默作家必须始终意识到,当他的主题和技巧使听众产生优越感时,他们最开心。”但我们并不总是对嘲笑别人感兴趣。优越感加上同情理解和意气相投也会产生诙谐风趣的效果。
我不是建议通过解剖自己的故事来寻找这些特点,也不是建议你围绕这些特点构写故事。但是在你塑造自己的故事的过程中,你可以强化突出遇到的这些特征,从已经存在的故事内容中得到你想要的那种听众反应。
你在审读自己的故事,试图发现一些有趣的娱乐性要素时,应该寻找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情节。它不一定是重大转变,可以只是一些听众没有预料到的事件。一旦你确定了这一点,就要考虑运用最佳方式来表现令人震惊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你可能决定通过透露各种线索来增加悬念的成分,或者想要寻求幽默效果,突出重大转变或其外围事件的荒谬性。记住,你要集中精力加工润色故事中已有的内容,而不是为取得冲击效果添加额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