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共鸣联系的故事

4.
产生共鸣联系的故事

鲍勃(Bob)喜欢经营加油站。他热爱工作,喜欢同人打交道,甚至喜欢早晨散发的汽油味。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几十年后,他手里的商店钥匙换成了培训手册。我遇到他时,他已经在过去5年里协助培养了像他一样热爱工作的新一代管理人员。当你看到他授课时,可以很明显感受到他因为经验丰富而备受尊敬。最重要的是,学员们都喜欢他。这些“加油站的大姑娘小伙子们”,成熟老练,常常愤世嫉俗(或讲究实际,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带着孩子气的钦佩神情看着他,被他讲出的每一句话深深吸引着。他们不是一个容易做出反应的群体,更不用说做出积极反应。他们都是一些实地操作人员,几乎不想在酒店会议室里待上8个小时,听别人讲解他们多年来从事的工作。

我第一次见到鲍勃时,他正在芝加哥市中心一家狭窄、没有窗户的酒店会议室里教授一门我重新设计的课程。学员都有实际经验,直截了当地表示自己喜欢什么,大多数谈了自己不喜欢什么。虽然他讲的大部分故事契合主题,以业务为中心,但其中一些故事似乎很随意,或者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使我一时难以看清故事的宗旨,或是他讲故事的意图。但是,学员与鲍勃心领神会,频频点头,相对而视。显然,虽然我可能感到困惑,但学员却不是这样。

我第二次见到他时,他正在奥黑尔机场附近一个通风明亮的米色酒店会议室里授课。这一次,学员比较年轻,经验不足。当他讲授相同内容时,采用的故事更少了,而且与我上次听到的故事不同或有所改变。故事的个人色彩不那么明显,更注重实际效果。最重要的是,故事不那么让人害怕了。有关市中心的故事内容包括自发性火灾、层出不穷的员工盗窃和无耻的抢劫行径,有关郊区的故事内容仅限于目中无人的员工、不礼貌的客户以及损坏的产品展示。

我问他,他的讲授方式是否会根据听众的不同而改变。他说:“当然了。”我问他在哪些方面。“所有方面,”他说,“否则故事内容无法使人产生共鸣。”

否则故事内容无法使人产生共鸣。

他脑子里有一大堆故事,他学会了根据不同的观众轮流采用不同的故事素材。对他来说,故事是工具,讲故事就是运用故事的最有效策略。他的目标不仅是教学,更是让学员举一反三,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