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四人帮”反党集团被粉碎后,吴吉昌获得了彻底解放。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抓纲治国的新的年代里,他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继“一株双杆”之后,又培育出一种“多杆两层”新株型的棉花。
一九七七年的八月,中国农林科学院组织十三个省市的近百名科学家和植棉能手来涑阳参观。他们走进两亩“多杆两层”棉花试验田,都不肯出来了。他们有的数苗,有的数桃,有的掏出皮尺来量果枝节间的距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上万株棉苗,每株上面长多少果枝、结多少桃,每个桃长在什么地方,好像都是经过人们巧装布置的一样。
人们看到,这种新株型的棉花,上下两层都能充分利用光照,中间通风,平均每株成桃二十八点三个,比“一株双杆”棉增加五至六个桃,比单株棉增加十一个桃。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成就。在解决棉花脱蕾落桃这个科学难题上,吴吉昌已经从栽培体系方面闯出了一条道路。大家兴奋地跟吴吉昌握手,热烈祝贺说:“毛主席指示要解决脱蕾落桃问题,你算是把它抓住了。”
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八十周年的日子里,吴吉昌作为五届人大代表参加了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盛会。这个六十九岁的老人听了华主席的报告,心情十分激动。他说,现在离周总理交给我完成任务的时间还有八年,我决心提前五年,攻下落铃关,做到人过七十,棉过五百,实现毛主席和周总理生前的遗愿。
吴吉昌已被邀请出席即将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他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贡献是可贵的,但更可贵的是他对党的感情,是他那种无私无畏,自觉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为了完成党交给他的庄严使命,在迫害面前,他不屈服;在挫折面前,他不灰心。他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跌倒了爬起来,永远是“啥也别想挡住俺”这么一句话。在乌云密布、群魔乱舞的日子里,这个纯朴的老农,昂首挺立,用自己的行动为人们谱写了一首悲壮的正气之歌!
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像吴吉昌这样的遭遇,连同产生它的时代背景,都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吴吉昌那种为了真理,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啥也别想挡住俺”的革命精神,将教育和鼓舞人们去披荆斩棘,进行新的长征!
新华社太原1978年3月13日电
点 评
有新闻研究人曾评论称,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对‘文化大革命’持否定态度的人物通讯”。一个农民科学家接受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完成周总理的嘱托,其履行神圣使命适逢10年浩劫,科研之路“荆棘”遍布—这篇以极大“胆识”冲破政治“禁区”的通讯播发后,引发巨大社会反响。
稿件以扎实的采访、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考、朴实的文字,践行了一名新闻人的使命担当,在历史的关键处添上注脚。透过吴吉昌为了科学事业、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残酷境况下的科研经历,作者敏锐地感受到人物特别的“承载”:其遭遇具有时代典型意义,是那个年代许多共产党人精神的写照;表现其遭遇和奋斗,就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控诉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