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等于好卖

好吃不等于好卖

陕西渭河北部黄土高原被公认为苹果的世界最佳适生区。权威部门的检测显示,符合苹果生长的海拔、气温、湿度等7项自然指标在这里均达到最优。尽管只有10多年的种植历史,但这里的苹果因其水份足、果肉脆、酸甜爽口很快叫响全国,有了“陕西苹果好吃”的美誉。欧洲代理商之所以看中陕西产的“粉红女士”,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事实上,3年前陕西苹果就出现了不好卖的现象。市场专家分析指出,除了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外,传统种植和粗放管理方式导致果形难看、残次果多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在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眼中,果形、着色、大小等外在形状以及生态指标,与内在品质同样重要。尤其是面对国际市场,影响客商选择的重要因素是,不但好吃,更要好看,无污染。

因为没有通过验收,家里仍堆放着数千公斤“粉红女士”的一位扶风县果农,至今还对此纳闷儿:今年种的果子比往年还要强一些,人家咋就看不上呢!原指望今年能挣个上万元哩,现在看见堆了一屋子的苹果心里就烦。

李大灿说,在做出口贸易中,最让我们头疼的倒不是打开“挑剔”的海外市场,而是苦于收不到好果子。这些年国际市场面向我们的订单需求越来越多,但许多都不敢接,只能眼看着市场被美国人、日本人等瓜分掉。

有统计显示,目前陕西苹果已销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通过海关直接销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不足总贸易量的1%,绝大部分是通过边贸销往东欧、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其卖价远低于海关出口价。不久前,一个海外华人商团访问陕西时介绍了这样一个情况:近年来时常可以在外国市场上见到陕西苹果,但与美国和日本苹果不同的是,后者是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论个卖,而前者则是堆在地上卖。吃起来味道一点不差,可形象就差得远了。陕西苹果没有高贵身份,价格也就有了天地之差。

不仅仅是国际市场,即使在国内市场,我们也常可见到论堆卖的陕西苹果,名牌货落入了贱卖境地。李大灿说,靠堆在地上搓着卖,卖不出效益,更卖不出国际市场份额。

陕西的苹果种植面积600万亩,是全国第二大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8%,世界总产量的7%。苹果每年给陕西带来上百亿元的收入,成为全省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支柱产业之一。一位业内人士说,“粉红女士”收购受挫,典型地反映出陕西苹果面临的紧迫任务。还是简单生产,粗放管理,其效益和品牌肯定是保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