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仍在砍树
熊小立 黎大东
长江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记者近日随世界银行组织的14名生态、环保和人类学专家考察雅砻江下游的二滩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般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后才驶离码头。行出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
攀枝花市一位林业干部告诉记者,这仅是雅砻江沿岸近期所砍伐树木的很少一部分。由于二滩水电站关闸蓄水拦住了漂木的去路,大量木头在上面几个水运站捞上岸运走了,漂下来的只是“漏网之鱼”。他说,仅沿江国有森林工业企业今年就至少砍伐了30万立方米的木材,相当于砍光了5万亩原始森林。而流域各县乡伐木企业的砍伐量更大。
世行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刘仕俊说,四川宜宾市以上的长江三大干支流中,金沙江、大渡河两岸的森林早已所剩无几。雅砻江主要流经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的横断山脉,但现在,这条江两岸的森林资源也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全长1517公里的雅砻江主要流经四川省甘孜、凉山、攀枝花等地市州。因水急谷深,沿江所伐树木主要以顺江漂流的形式运往下游,然后再装上火车经成昆铁路运出。
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看到,雅砻江下游两岸目前仅存些残次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当地老乡说:“每一场暴雨都造成洪水和滑坡、塌方。以前江水一年四季都是清的,现在变成‘黄河’了。”
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电
点 评
1998年夏,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媒体当时的报道焦点几乎都是抗洪救灾。报道将读者从沸腾的抗洪前线拉向长江全线,将人们的情绪从人定胜天的英雄豪迈拉向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性思考。独特的报道视角体现了记者立足大局、把握大势的“眼力”和“笔力”。
报道没有主观表述,完全用白描的手法还原了新闻现场。导语第一句“长江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可以说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场景,拥有极强的画面感和冲击力。
报道在特殊的关键节点播发,取得了最好的传播效果,时任总理朱镕基针对此稿做出批示:长江中上游的一棵树也不能砍了。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一条短消息推动了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