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抗病毒的作用
(1)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通过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 聚合酶;在HBV 转染的人肝癌细胞(2215 细胞)培养中抑制HbeAg、HbsAg 的分泌;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鸭口服海藻苷肽,可抑制血清DHBV-DNA 水平,未见毒性作用。体外、细胞、体内的试验结果表明,海藻苷肽是一种具有特殊优势的抗乙肝药物(见附录四)。
(2)抗艾滋病病毒(HIV)作用:海藻苷肽可在体外抑制HIV-1 逆转录酶活性;在T 淋巴细胞培养中可干扰病毒与细胞结合,阻止合体的形成,抑制病毒复制,可以直接杀灭病毒;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中抑制HIV-1 P24 抗原表达;与抗艾滋病病毒化学合成药AZT 联合应用,可提高抗病毒作用,降低AZT 毒性。海藻苷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岩藻多糖的分子结构
通过艾滋病患者服用海藻苷肽一年的临床观察,进行统计分析,证实海藻苷肽可改善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能够稳定并提高患者免疫指标CD4,对于病毒载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海藻苷肽6 克辅助治疗组对免疫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3 克辅助治疗组。在海藻苷肽3克组的辅助治疗过程中,CD4 绝对计数并没有显著性的变化,但CD8 下降,CD4/CD8 比值升高明显,前后具有统计学的差异,提示海藻苷肽对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异常状态有所调节。同时发现,海藻苷肽6 克组免疫指标的改善较3 克组有显著性差异。
(3)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当前各国科学家都在寻找能有效防治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物。朱蓓薇院士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岩藻多糖和角叉菜聚糖在3.90~500 微克/毫升浓度下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海参硫酸化多糖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活性,IC50 为9.10 微克/毫升。它通过与S 糖蛋白结合,可阻止冠状病毒宿主细胞进入。海藻苷肽岩藻糖含量为15%左右,属于岩藻多糖类物质,具有抗击新冠病毒的潜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