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工艺技术

第三节 草木染工艺技术

染色技术可以分为染色材料技术(染液的提取)和染料施染方法两个方面。我国传统纺织品所使用的染色材料以植物染料,即草木染为主。此外还有用矿物研磨成细粒后制成的染料,古称“石染”等。从研究的角度看,植物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的色谱比较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天然染色累积了许多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植物染色不仅可以得到各种鲜艳的纯色,更可以得到大量细腻的中间色。从事靛染的民族认识到颜色的深浅与浸染的次数、染液、晾晒、气候条件都有紧密的关系,并且通过不同次数与不同色相的套染,还可以染出更丰富隽永的色彩层次。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类型有以下几种。

1.直接染色

将植物的染色部分(根、茎、皮、叶、果等)直接在常温下粉碎榨汁处理后提取出充满色素的汁液进行染色的方法。

2.媒染法

通过加入一定的媒染剂,使色素附着于织物的染色方法。大部分植物色素无法长久保持,易分解,媒染剂能使色素存在时限延长,并且媒染剂是对植物染色色度、色相调整的重要工具。如醋可以增强红色和紫色效果,盐能使染色更加持久,明矾的用量可以调整颜色的色度等。

3.还原染色

用一个还原反应让不溶性的染剂上色,然后氧化回不溶性,如靛蓝染色,白族认为靛染八九次时,织物上的颜色最鲜亮。用酒糟作为催化剂,可以促进靛蓝还原,保存时间长,与直接染色和媒染法比较,色牢度是最好的。

4.套染

用含有不同色素的染料进行叠加可以得到不同的色彩,用多种不同性能的染料分多次染色产生空间混合效果的方法为套染。套染是使植物染色色彩多样且多变的重要方法,如靛蓝和槐花套染可得油绿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