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关键 精准为先

把握关键 精准为先

井冈山突出精准为先,牢牢把握产业、安居、保障、基础设施四大关键。

根据贫困群众的致富意愿和劳动能力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井冈山市因地制宜,全力推进20万亩茶叶、30万亩毛竹、10万亩果业种植加工基地的“231”富民工程,实现每个乡镇有一个产业示范基地、每个村有一个产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户有一个增收项目,确保家家有一个致富产业,户户有一份稳定的产业收入。

——“有能力”的“扶起来”,实现家家有致富产业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客观实际,井冈山市采取股份制、联营式、托管式等多种合作模式,通过吸纳贫困户或以资金、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让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固化贫困户与企业、基地、合作社的利益联结,让每家每户有一份稳定的资产性收益。

——“扶不了”的“带起来”,实现个个有资产性收益

针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井冈山市将政策向其聚焦叠加,实施贫困线与低保线“双线合一”,通过低保的扩面提标,让贫困人口尽可能享受低保,尽可能享受更高标准的低保,让低保线略高于贫困线标准。这样通过政策的兜底保障,来实现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

——“带不了”的“保起来”,实现人人有兜底保障

井冈山市实行拆旧建新、维修加固、移民搬迁、政府代建4种安居建房模式,采取政府补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扶贫资金给一点、银行贷一点等五个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通过开展“消灭危旧土坯房,建设美丽乡村”攻坚行动,确保每一栋危旧土坯房都能拆得动、建得起、住得进。

——“住不了”的“建起来”,实现户户有安居住房

要让贫困群众在干净、漂亮、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实现脱贫。井冈山市坚持全域规划,大力推进镇村联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通自来水,所有行政村卫生室、文化室、党建活动室均已达标。贫困群众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安全房的美好愿望。

——“建好了”的“靓起来”,实现村村有面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