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不喊口号

22.李然:不喊口号

李然两度援疆,回江西九江后先是督导扶贫,后驻庐山市蛟塘镇芙蓉村扶贫。

前后驻村四载,他严格自律,带领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瞄准“乡村振兴”的总目标,真扶贫、扶真贫,深受乡亲赞许。

李然为人低调,沉默寡言。但他心里十分清楚: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所以,他总是默默不停地为村民做着实事、好事。

贫困户胡爱珍的丈夫因车祸去世,3个孩子全靠她做临时工艰难维持生活。李然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筹措到3个孩子的学费。赶在雨季前,他带人维修好胡爱珍家漏水的房顶。

李然经常鼓励胡爱珍自立自强。村里扶贫车间开工后,李然又第一个介绍胡爱珍到扶贫车间就业。到扶贫车间之后的胡爱珍年收入3万多元,2018年实现脱贫。

还有7个贫困家庭劳动力在他的协调下进企业务工增收脱贫。

熊淼水的儿媳妇、孙子没有户籍10余年。李然联系有关机构上门为母子做亲子鉴定,帮他们一气呵成办理好户籍和身份证,一举解决了困扰母子多年的身份缺失难题。

胡南姣父子均有智力障碍,两人相依为命。他家住房年久失修,濒临倒塌。李然知道危房改造刻不容缓,先期筹资3万元危房改造启动款,提前拆旧建新,让65岁的胡南姣和儿子在春节前住进了安全、温暖的新房。

李然连续15天夜访贫困户胡宝林,最终推动他家配合改厕,卫生面貌大改……

像这样,普普通通,实实在在,却又让群众交口称赞的帮扶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找李然反映问题、寻求帮助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了。他总是不厌其烦,欣然尽职尽责。

“有人找,体现的是干部在群众中的分量。群众信任你,你就不要让群众失望!”

是啊,李然一进村,就忘了自己,把身心全给了村民。

刚到芙蓉村的第一个月,李然坚持白天上户摸底,晚上召集村干部、工作队开会研究如何推进工作,常常熬夜加班到凌晨1点。那时初来乍到,他还水土不服,每天随身带上诺氟沙星和藿香正气水。因为总想着如何更好开展工作,他经常失眠,一下子瘦了近10斤。

人瘦了,却更精神了,跑得也更快了。

他多方协调,争取帮扶资金600多万元,新建了芙蓉村幼儿园,完成31户贫困户改水改厕,18户贫困户房屋改造、拆旧建新工作。

李然实实在在的工作,在贫困村书写出了最朴素、最温馨的风景。这也是乡亲最喜欢的画面。

…………

脱贫攻坚,艰巨而又伟大。

漫天星斗,指引脱贫之路,助力致富之道。

还有,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平凡人、平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