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档案(二)

扶贫档案(二)

1986年5月16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中国式扶贫——“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翻开了新的一页。

会议纪要显示,当时全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约有1.0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2%,“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这一时期的主要扶贫方式,是国家实施的以工代赈政策,就是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贫困农民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

以工代赈政策的实施,既盘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又增加了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大大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对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家统计数据记载,从1986年到1993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5亿下降到了8000万(当时中国的贫困线标准为人均年收入350元),年平均递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