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工作模范

10.苏维埃工作模范

兴国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置平阳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以年号“太平兴国”为县名。

“小小兴国县,将军一大片。”

“万里长征路,里里兴国魂。”

如果说中国革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浩瀚史书,那么兴国就是一个无法越过的重要章节。

兴国县是中国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和将军县,也是红军第三次、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兴国工作和战斗过。

苏区时期,兴国县总人口23万,参军参战的达9.3万余人,牺牲的也多。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

中华苏维埃时期,兴国为中央苏区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毛泽东曾称赞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并亲笔书写“模范兴国”的奖旗授予兴国。

毛泽东在创建中央苏区近6年时间里,除在瑞金居住时间较长外,就赣南苏区而言,兴国是他到过次数较多的一个县。初步统计,大概有六七次。

1930年上半年,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的中央根据地,发展十分迅速。党内一部分领导同志就此骄傲起来,脱离实际瞎指挥。毛泽东对此非常苦恼,一直寻找机会围绕土地革命这一中心问题做农村调查。

兴国也是毛泽东从事农村调查活动最多的地点之一,毛泽东在兴国做了多次调查,写下了《兴国调查》和《长冈乡调查》等经典著作。

为什么要选择兴国?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一文前言里这样解释:一九三〇年九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十月初打开吉安,进到袁水流域,兴国送了许多农民来当红军。由此可见兴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以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穷困人民翻身得解放的信任和支持。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兴国人民对被压迫命运的抗争?何尝不是对世代贫穷的宣战?

1933年11月,国民党纠集50万重兵,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革命大“围剿”。而苏区境内由于连年战争,已经呈现出“民穷财竭,兵员不继” 的现象。与此同时,兴国县长冈乡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却做得有声有色,群众踊跃参军,踊跃捐粮捐款,“扩红”工作更是走在前列。毛泽东决定抓住长冈乡这一典型,进行深入调查剖析。

长冈乡调查,让毛泽东发现“长冈乡代表会议有许多好的创造”,“是苏维埃工作的模范”,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基石应该放在乡一级政权。

因此,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提出:“要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也正是因为长冈乡调查,后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一直注重基层政权的建设。

现在,位于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的毛泽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里,还原了部分当年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时的画面。其中一幅,就是毛泽东深入田间地头,在花生地里一边和农户一起劳作,一边聊天了解情况的场景。

《兴国调查》和《长冈乡调查》已成为80多年前的宝贵历史。兴国和长冈这两个地方,也因毛泽东在特殊时期的选择永载史册,激励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