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

音响

Acoustics

音响是指某一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声音的质量和性质;通常也指“声学异位”[1]中发出的声音和听到的内容。

对于广播而言,音响这个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层面。在广播节目中,从专业制作的角度看,音响既指未经过加工处理的自然声音要素,这些声音要素往往发生在不同的时空中,也指那些经过技术处理的声音。音响在广播剧的讨论中比较典型,但更普遍的应用是,“音响”这个词与声音作品和听觉信息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文化和历史关照层面下的声音有关。

在广播节目中,特别是涉及室外录制的,环境声音质量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性和它们与麦克风的距离决定的(Starkey,2004a:11)。在反射环境中,声音会在坚硬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回弹而形成回声、“回响”或“共振”。大厅和卫生间会产生很大的回声,对于教堂和礼堂而言,空间越大其回声速度越慢。在广播剧中,这些情况会体现在外景采制声音中,也会体现在录音室经过人工合成的声音中,为剧情添加气氛。音响能使听众“听出空间感”。换句话说,“空间由音响效果创造”(Shingler and Wieringa,1998:56)。这些声音特质丰富了听众的体验:

如果各种音响都在录音室里被录制,同时消除所有共振效果的话,那么这些音响听上去好像和听众所处的空间一样,模仿了人们家中的音响效果,因为家中的音响往往是被地毯、壁纸、窗帘和家具等减弱了回声的效果。(Shingler and Wieringa,1998:56)

当然,录音室录制的声音共振消除是为了强化收听体验的亲切感,同时也是为了模拟主持人或者DJ与听众面对面的交流感。

关于音响的另一种理解,可以从听觉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层面找到。艾米丽·汤普森(Emily Thompson,2004)出版了一本讲述20世纪早期声音和技术历史的书,书名是《现代声音景观:美国的建筑声学和听觉文化(1900—1933)》(The Soundscape of Modernity: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the Culture of Listening in America,1900-1933)。这本书不是直接关于广播的,而是审视了当代美国更宽泛意义上的声音景观,或者说听觉景观。她评论说,在美国喧嚣的都市环境中,声学技术被用在建筑和建筑材料上,试图降低现代科技(如火车、汽车、留声机)产生的噪音。渐渐地,一些诸如电话、广播等“电子声学”设备改变了人们的听觉体验,超越了“听者”听到的内容,产生了更大程度上的控制影响。这个新的听觉特征是“声音逐渐与空间分离”(Thompson,2004:2)。也就是说,电话是把交谈发出的声音与交谈对象实际所处的空间分隔开。同样,广播也使一些声音,甚至是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声音,在广播听众的耳机中响起来。

回到“音响”这个词,可以说声学体验经过历史沿革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对所听到内容的控制、声音与地点的分离。这个结论不仅是文化历史学家得出的,也是由当代文化事件中的音频消费现状决定的。个人化的音频播放器(如索尼Walkman,或者其替代品MP3播放器等)在多种方式上丰富了人类的声学体验,这些经验正如前面汤普森所描述的:

戴着耳机收听就好像拥有一个奇妙的城市声音环境的解码器。移动收听者使用耳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免于城市噪音入侵,而且可以过滤和提升赋予此时此地以意义的正在经历的事件。(Thibaud,2003:330)

在这个意义上,老式的随身听卡带播放机技术剔除了人们不想要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被选择过的听觉内容,“戴着耳机的路人被导引着将数个世界合一:其中一个世界是他所听到的世界,还有一个世界是他所在的现实世界”(Thibaud,2003:331)。听者与所在实际位置的声学异位也是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的特点,在这里声音体验似乎将使用者从城市环境带到了其他地方。“我感觉自己不再嵌入此时此地的位置”,卡洛琳·巴塞特(Caroline Bassett)谈及她的电话使用体验时说,“今天的城市道路上似乎到处都有虚拟的、通向一扇门的路,打开后就能进入其他地方”(2003:345)。

音响的内涵和声音景观的相关概念对理解当代广播十分有帮助。这些理念使我们将广播与其他听觉模式和技术联系起来,并使我们明确认识到历史和文化因素都对我们的听觉有影响。

思考题

1.“音响”这一概念有几种不同的理解层面,为什么?

2.为什么“空间由音响效果创造”?

3.什么是“声音景观”?

延伸阅读

Shingler,M.and Wieringa,C.(1998)On Air: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 .London:Arnold.pp.54-61.

Thompson,E.(2004)The Soundscape of Modernity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the Culture of Listening in America,1900-1933.Cambridge,MA:MIT Press.

Thilaud,J.(2003)‘The sonic composition of the city’,in M.Bull and L.Back(eds),The Auditory Culture Reader.Oxford:Berg .pp.329-41.


[1] “声学异位”原文acoustic dislocation,指说话人与听者不在同一个时间或者空间范围内。——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