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播
Internet Radio
互联网广播是指通过互联网接入收听的广播,既包括直播音频流也包括点播音频内容。
互联网(或“网络”)广播有一些非常明显的事实,我们需要提前讲一下。因为互联网广播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所以它是全球可用的,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管制且数量不受限制(不像模拟和数字广播要对有限的频谱资源和多路传输资源展开竞争)。换个思路来说,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一个网络电台可以由业余爱好者以极低的成本在卧室中播音,且不必担心国家的监管机制。换句话说,这种由业余爱好者来管理操控电台的状态,是否意味着我们又回到了前广播电视时代?接下来的讨论会说明互联网广播并非那么简单。
互联网主要是一种视觉媒体。正如克里斯·普雷斯特曼(Chris Priestman)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基本上是基于文本和视觉的,并且的确“互联网要求视觉集中却不是像观看电视的状态”,而广播则是非视觉化的(2002:44)。如果是这种情况,广播如何在互联网中被收听?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必然来自现有和以前的网络电台案例,这些案例表明,所谓的传统广播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或被互联网所改变,而是正在开发和利用由互联网提供的更大的媒体互动性和接触新受众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早期,互联网流媒体技术的诞生使网络广播的出现成为可能,这意味着用户能够即时收听广播而无须先下载音频文件。美国进步网络(Progressive Networks)公司实现了这项技术的突破,开发了RealPlayer音频播放软件。1994年,堪萨斯大学在互联网上开始播放校园广播,转年互联网广播正式进军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商业广播(van Selm et al.,2004:266)。网络广播的增长部分归功于它对已有的公共服务广播和商业广播电台的吸引力,以及它对另类的、无执照的广播狂热爱好者或业余爱好者的吸引力,他们突然发现了这一既不需要很多钱又无须监管机构批准就可以做广播的新机会。
已有广播电台倾向于使用互联网同步广播(或“直播”)其日常输出的内容。最初被提供给本地或者特定国家有限受众的节目突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此外,一部分相对年轻的受众,大多数时间在使用电脑,可能是上班族或者学生,往往在“多任务同时处理”中收听网络广播。针对美国早期使用网络广播受众的调查显示,这些听众(指“流媒体应用”)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引人注目的年轻互联网用户,他们乐于通过网络广告进行网上购物(Anderson,2004:756)。
商业广播利用这一新机遇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最初的目的相左,“最初,这项互联网新技术似乎为音乐广播提供了一个与企业利益脱钩的空间,在这里会出现创新,因此多样性可以很好地促进公共利益”(T.Wall,2004:9)。然而,事实是曾经对商业广播形成的压力现在已经显现在网络广播的发展中。通过将线下电台服务延展到互联网,广播电台为广告商找到了又一个新的市场。一个典型模式是建立品牌网站,提供传统电台的同步转播和存档节目点播,此外还有名人采访特别直播、订票服务、现场音乐会和互动交流(讨论板和聊天室),这些内容中都带有网络广告,可以进行在线购物。根据利德(Lind)和梅多夫(Medoff)2000年的调查,几乎四分之三的广播电台网站都有促销活动,以及有特色的电台工作人员的个人档案和节目信息介绍等(van Selm et al.,2004:267)。
网络电台也吸引了公共服务广播公司,尤其因为它的全球影响力以及为音频服务提供增值信息的能力。毫无疑问,BBC在线(BBC Online)是个典型案例,它既可以同步播出BBC各广播台的节目,也可以提供“再次收听”的存档服务。BBC的网络电台与BBC网站的海量新闻和信息协同服务,从整体效果上强化了BBC的公共服务资质。
荷兰广播电台是荷兰对外服务机构,总部设于希尔弗萨姆的公共服务广播中心。下面这篇新闻稿很好地说明了网络广播对公共广播机构的益处:
作为对外媒体服务,荷兰广播电台通过尽可能多的平台,将其作为可靠的、平衡的国际新闻和欧洲文化信息和娱乐来源的角色展示给其他国家……他们尤其重视为来自前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听众及其分散在各地的侨民提供媒体服务。此外,很有意义的是,该电台也吸引了来自欧洲和北美的听众。因此,在线服务成为富有长期拓展国际广播服务经验的荷兰广播电台的自然延伸。(转引自Priestman,2002:108)
BBC和荷兰广播电台显然都有兴趣利用网络广播向全球受众传播他们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观点。与此同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英国和荷兰人群体(“移居”)可以在家里收听到熟悉的广播和新闻节目。邓(Dang)针对越南国家广播电台“越南之声”(Voice of Vietnam,VOV)的一项研究显示,VOV网络电台不仅为全球越南人服务,受过教育的年轻越南听众也会收听(Dang,2008)。邓展示了VOV如何利用互联网向移居到西方的、相对富裕的越南人海外社群传播有关越南的正面信息,同时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士重新养成收听广播的习惯。
另一个相关的例子是巴尔干战争期间贝尔格莱德的B92电台。B92是一个获得许可证的地面信号电台,它批评米洛舍维奇政府,1996年关闭后开始使用新的RealAudio软件进行广播。网络广播在米洛舍维奇政府失利中发挥了作用(Priestman,2002:195)。
另外一种不同的网络广播形式是那些只存在于互联网上的广播:
这些是网络电台的自由攀登者,他们没有绳索的支撑或者束缚。他们正在探索网络广播与现有广播台不同的一面,试图寻找突破传统广播频谱和广播许可证的限制,使电台可以在不受上述限制的前提下同时播出的途径。(Priestman,2002:116)
在纯粹的互联网电台中,目标受众往往是志趣相投的小众群体。因为规模小,节目制作人充满热情,所以这些专业的网络电台可能会提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内容,而且比基于商业目标建立的电台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交互性。
由于互联网和无线技术以及它们的使用方式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因此很难对网络广播做出任何权威性的断言。随着无线网络的扩展,无线网络电台的便携性接收设备也在不断提高。汽车上安装的第一个网络收音机是在2000年制造的,自此之后,拥有无线网络的办公场所、校园、城镇或城市才成为普遍现实,这使得网络收音机突然很流行。对沃尔和另外一些学者来说,网络广播的互动潜力表明,它将在某些领域继续存在。未来可能是反映每个个体精确音乐品位的“定制”式节目,实现订阅付费。这可以通过使用高质量的数字音乐文件来实现。音频也在互联网上呈现出一种融合式的应用,例如社交网络(如“My Space”)中的音频内容可以与那些主要被用于看的图像结合起来使用。互联网社交媒体不需要取代网络广播,网络广播肯定会继续发挥其作用,对现有的商业和公共服务电台进行补充。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和不确定性在于个人应用和定制式网络广播领域。
思考题
1.试梳理网络广播发展历史及其形态变迁。
2.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的差异有哪些?试分析未来网络广播的发展空间。
延伸阅读
Priestman,C.(2002)Web Radio:Radio Production for Internet Streaming .Oxford:Focal Press.
van Selm,M.,Jankowski,N.and Kleijn,B.(2004)‘Dutch web radio as a medium for audience interaction’,in A.Crisell(ed.),More than a Music Box: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 .New York:Berghahn.pp.265-82.
Wall,T.(200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et music radio’,The Radio Journal: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Broadcast and Audio Media,2(1):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