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报道
Current Affairs
时事报道是广播语言类节目形式之一,提供关于新闻的评论和分析。
“时事报道”一词主要用于英国广播而非美国。美国广播和电视传统上把新闻和对新闻的评论(或“新闻分析”)视为一体或者类似的。在英国媒体的背景下,一般要区分新闻和时事(尽管会出现二者的结合,例如广播新闻杂志类节目),同时也要区分更多具有分析性、与时事报道更为接近的新闻与纪录片(参见“广播纪录片与广播专题节目”词条)。英国电视制片人杰瑞米·艾萨克(Jeremy Isaacs)总结的新闻和时事之间的区别十分透彻,“如果新闻服务的工作是告诉我们在任何特定时刻发生了什么事,那么时事报道的工作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发生了什么”(转引自Holland,2006:xii)。在讨论20世纪50年代的纪实电视时,苏敏(Thumin)认为纪录片“是比时事更直接的描述类别”,并指出时事具有“总体上流动变化的特性”(2004:44)。她还提到了在表达版本上二者呈现出“硬”和“软”的区别,前者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和外交事务等话题,后者则涉及婚姻、健康、犯罪、消费者问题,甚至名人和娱乐圈等“软”话题。
英国新闻的“事实”和时事的“观点”之间的区别可以追溯到BBC早期的组织机构划分。BBC的第一任经理兼总主管约翰·瑞斯不得不与政府进行斗争,以允许BBC播出任何有关“争议”的内容。可以理解,当时人们对广播这种不可思议的新媒体介入政治世界是感到焦虑的。但1928年,禁令被部分解除,BBC被允许报道当时的政治话题。
定义时事报道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认为新闻的很多内容都包含明示或暗示的评论。纪录片和专题片也可能包含对新闻的评论。就英国的情况而言,很早就有人考虑过新闻与评论的结合问题,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对广播媒体“谈话”节目的思考。这种考虑的延续是,1935年BBC创立了新闻和谈话两个分立的部门(因此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也分开了),因为担心评论和分析会影响新闻对事实报道的纯度,从而伤害BBC的立场。正如斯坎内尔和卡迪夫所言,“报纸将‘新闻’从‘谈话’中分离出来,视作BBC对‘托里党(保守党)激进主义怀疑的回应’”(1991:118)。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时事问题的讨论”鲜少涉及政治问题的报道,如果涉及也是以最谨慎的方式讨论政治问题。BBC内部尤其谨慎,他们认为如果广播谈话涉及日益加剧的国际危机,将会冒犯到其政治领袖,而针对斯坎内尔和卡迪夫那段历史时期的主要问题之一——失业问题的处理,往往倾向于道德说教,而不是批判性地审视问题的根源。
时事报道作为一种广播独有的节目形态出现,源自二战后的英国人十分缺少对社会恭顺的态度,当时人们无论对新闻还是评论都表现出日益增长的渴望趋势。就电视领域而言,像BBC的格蕾丝·温德姆·戈尔迪(Grace Wyndham Goldie)这样的先锋人物推出了许多杰出的电视节目,包括BBC的“旗舰”时事节目《广角镜》(Panorama)和ITV的《行动中的世界》(World in Action)、《这一周》(This Week)。正如霍兰德所指出的那样,电视时事报道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她所说的“对理解现实的渴望”的回应,也能促进民主的参与,在英国政府机构的耳边发出“愤怒的嗡嗡声”(2006:xiii)。对于研究广播的学生而言,可以从很多电视时事报道的案例中学习重要的经验。很明显,对于时事报道这一节目类型,电视和广播版本有相似之处。采用深入的政治访问、记者深入现场、演播室中的讨论、话题的抛出或者主持人的引导,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广播和电视时事报道的案例中被发现。然而,20世纪末,时事报道在电视中似乎正在走向没落,在广播中这种节目形态的发展则十分令人鼓舞。
巴奈特(Barnett)和西摩(Seymour)为高质量电视运动撰写了一篇题目很形象的报告《一座缩小冰山正在向南移动》(A Shrinking Iceberg Travelling South)。在报告中,他们总结了他们眼中英国电视时事报道所处的危险状态。他们认为电视剧越来越谨小慎微,缺少探索精神:
时事报道节目更多地强调国内报道、消费者报道和收听率高的选题,牺牲对外交事务、北爱尔兰或更复杂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的报道。对时事报道也更倾向于感性的或以图片为导向的处理方式,牺牲更多的分析或调查研究类的节目内容……这类电视节目类型有一种植根深处的危机感。(1999:5)
他们也感叹“硬”时事报道的减少,这些“硬”时事报道被他们定义为与“政治、工业和国外事务”有关。一脉相承的是,霍兰德在她描述ITV《这周》节目的崛起与没落一书中,也提到了电视对传统时事报道的“实质上抛弃”状态。
那么,广播的情况怎么样?在讨论BBC广播4台“知性主义”优点时,克里斯尔认为在报道和分析新闻时,广播媒体的“非视觉”特性有其非常独到的优势(2004:9),因为广播媒体在时事报道中只能使用语言,而不是与所报道事件有关的图片。对于克里斯尔来说,这是一个优势,因为“广播,至少有潜力,是一个比电视更‘理智’的媒体,电视的文字往往会被图像所淹没”。图像有时候是误导人的(他用2001年9月11日两架飞机撞向双子塔坠毁的无休止重复的影像作为例证),因为图像更多唤起的是情感或非理性的反应。因此,也许正是源自这种理论上的优势,广播媒体相对于易分散注意力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影像而言,更能保持表达上的自由,使得时事报道在广播中生存下来。
BBC广播4台的《今日》节目在整个英国的广播电视界是非常著名的、最重要的时事报道节目的幸存者,可以说是英国广播或电视中最重要的时事节目。该节目源自1957年《流动的人们》(People on the Move)这档相当“轻松”的杂志类节目,节目最初的设想是,这个“晨间杂录”将包括对戏剧和唱片的评论、服装和时装信息、天气预报、个人故事,当然也包括更严肃的工业和国外事务的报道。在《今日》节目第一个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上,多诺万(Donovan)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这档节目的主持风格有一点儿古怪,后来逐渐走向作为“精英阶层不可或缺的警铃,对公众生活感兴趣或者卷入其中的那些人耳边的三股合一的鞭子”(1998:192)。近年来,约翰·汉弗莱斯(John Humphrys)成为这档3小时新闻和时事杂志类节目的主要主持人,他通常在上午8点10分,以他那出了名的“大男子主义”风格拷问政客,以20分钟的访谈来开始这档节目。毫无疑问,《今天》是一档以提供新闻和时事报道为主的、非常重要和有影响力的节目,而且不会违反禁止BBC像报纸那样发表“社论”的规定。
广播时事报道也在BBC的其他节目中幸存了下来,比如《分析》(Analysis)这档充满理性、单一主题的报道节目,以及《独家报道》(From Our Own Correspondent)这档来自世界各地的调查反思类节目。正如我们在本词条开头所指出的,广播时事报道并不总是容易被识别出来。其“一般的界限”是不确定的,很明显,听众对政治问题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好消息或时事报道类节目,还有热线电话节目、广播纪录片,甚至更多的实验性节目获得提高。摩尔(Moore)对北爱尔兰BBC广播服务、BBC广播阿尔斯特(BBC Radio Ulster)及其在20世纪90年代末参与北爱尔兰的政治形势进行了考察,“对于大多数在北爱尔兰的人来说……对于推进政治和文化价值而言,不是电视台而是电台发挥了最大的作用”(2003:88)。这家电台有一个常规的早间时事报道类节目《早安阿尔斯特》(Good Morning Ulster),还有一个热线电话节目《对讲》(Talkback),可以表达该省当时特有的相当极端的宗派观点。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阿尔斯特电台的“遗产”类系列节目,该节目在1999年全年播出,以那些卷入北爱尔兰臭名昭著的“麻烦”的人的两分钟证词为特色。很难将这档节目定义为时事报道,但同样难以否认的是,它有助于理解政治事件,甚至有助于理解政治变革:
遗产节目显示,当局政府在一个分裂的社会中仍试图寻找接近广播电视的途径……这些片段播出的时候,正是围绕耶稣受难日协议展开的谈判特别激烈的时候。BBC在政治上的任何干预都将是困难而有争议的。遗产节目鼓励听众直面有时令人不快的宗派暴力的事实,这种直面式的对抗使暴力成为讨论的中心议题。(Moore,2003:99)
广播时事报道仍然是BBC节目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广播4台,当然也体现在提供新闻和体育服务的BBC直播5台。正如摩尔所说,它可以适应成为与标准杂志类时事报道模式《今日》截然不同的形式(尽管这个例子仍在蓬勃发展中),而这种满足相对灵活的、引入“普通人”声音的需求,可能是这类节目形态存活下去的必要组成部分。
思考题
1.试分析本书中“新闻”与“时事报道”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时事报道”类节目成为英国新闻报道的一个独特节目类型?
2.试分析英国广播节目《今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
延伸阅读
Crisell,A.(ed.)More than a Music Box: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 New York:Berghahn Books.pp.3-19.
Shingler,M.and Wieringa,C.(1998)On Air: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 London:Arnold.pp.45-7.
Donovan,P.(1998)All Our Todays:Forty Years of the Today Programme .London:Arrow Books.
Moore,P.(2003)‘Legacy.Fourth phase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Northern Ireland’,The Radio Journal: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Broadcast and Audio Media,2(1):87-100.
Hendy,D.(2007)Life on Air:A History of Radio Fou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