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要媒体
Secondariness
一个用来描述广播次要于电视的术语;或者,听广播是次要于其他活动、处于伴随性状态的媒介行为。
广播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次要”媒体。这一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广播不如电视作为社会主要媒体那样重要;二是收听广播往往辅助于其他活动,居于次要地位,为生活创造一个声音的背景。希尔姆斯在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广播怎么了”时,讨论了上述两种含义(Hilmes and Loviglio,2002:1)。以前,广播是人们生活的中心,美国20世纪20—60年代动荡的几十年里,广播是其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机构,在个体社会化和创造美国身份认同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后来,随着电视的发展,广播的重要性地位下降,从两个层面成为“次要”媒体:
当电视取代了广播的主要作用后,广播变为我们生活中的背景声音,也成为我们最稳固和最普遍的伴随性媒体,虽然不再是黄金时段起居室里的焦点,但在其他时段,广播仍在厨房、卧室、浴室、汽车、车间和办公室里陪伴着听众,在散步和慢跑的时候播放音乐,播报本地和国家新闻、体育新闻、现场解说、气象预告、学校放假以及突发事件公告等。今天的广播已经成为我们信息化和娱乐化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虽然是辅助的——组成部分,但其正在为听众提供广泛的服务。(Hilmes and Loviglio,2002:1)
在这里,广播被视为人们生活中值得信赖的陪伴者,而不是媒体派对上的主要嘉宾。那个被电视所占据的位置,不久后又被互联网占据了。
但广播作为次要媒体的事实却不是广播的先驱们想看到的,特别是对于BBC而言。20世纪30年代早期,BBC的出版物中有许多针对广播收听方式的建议和批评。广播曾经是家庭空间中永恒的一部分,是家庭中巨大而笨重的一个家具,收听广播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交活动。斯坎内尔和卡迪夫在对20世纪30年代BBC历史的描述中谈及,BBC告诉听众不要“漫不经心地收听”,要么集中精力收听广播,要么直接关掉收音机(1991:370)。电台鼓励听众从节目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就好像在图书馆选一本喜欢的书一样。这就是所谓的“预约收听”,对于BBC的一些要求较高、在文化上令人振奋的谈话节目和广播剧来说,这样的收听保障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二战对英国广播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末听众调查的出现促使电台对听众需求更加重视。在军工厂上班的工人可以收听《音乐伴你工作》(Music While You Work)节目,这是广播作为生活背景声存在比较早期的例子。另一个在战时发展起来的收听习惯是,BBC开始接受人们在听广播时做其他的事情,因而诞生了广播杂志类节目(参见“广播杂志类节目”词条)。比如,《在厨房》(The Kitchen Front)就属于杂志类节目,换句话说,节目分成了若干短谈话和特写等版块(有关做饭、名人访谈、听众来信、幽默短剧等),目的是满足忙于琐事的家庭妇女的收听需求。
20世纪50年代早期,电视成为英国占主导地位的媒体,美国还要更早几年。电视带走了广播的听众、资金和最好的工作人员。但广播也有其技术上的机会优势。1947年晶体管的出现使收音机具备了轻巧、便携和便宜的优势,成为听众的伴随性媒体(参见“广播接收”词条)。广播电台增加了VHF波段[2],增加了打榜前40流行音乐节目,在汽车、卧室、厨房、车库和沙滩等地都可收听广播。广播虽然在文化上变得不那么重要,也失去了相当一部分晚间观众,但却成为无处不在的声音伴随性媒体,并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这一转变的结果是将原来倾听特定节目的习惯,替换为注意力相对分散的伴随性收听方式。广播电台学习通过节目来反映日常生活的节奏,鼓励人们在一整段时间内收听电台节目。广播中当天即将举行的活动会有预告(如“马上就来……”“准时……”),以保障听众随时关注收听该电台节目。这种被动的、漫不经心的听众接收状态可能更容易受到广告因素的影响,因为它的关键防御已失效(Hendy,2000:182)。
“驾车时段”很好地体现了广播的次要媒体地位。美国第一台车载收音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到了1953年,60%左右的汽车都安装了车载音响(Rothenbuhler and McCourt,2002:378)。随后广播界推出了交通类节目,专门针对将收听作为从属性活动的驾驶员。驾车时段已经成为广播最受欢迎的播出时段。在美国,这对于商业广播和国家公共广播而言,是同样重要的。
近年来,互联网的出现为边听广播边做其他事情提供了又一次新的机会,广播也得以成为上网冲浪时绝佳的陪伴。的确,网络电台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互联网用户可以在线收听各种各样数不清的电台节目。
但不加批判地接受广播作为“次要媒体”的新地位是一种错误。很明显,广播中有一些时刻是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收听的。一个优秀的DJ会使我们大笑,或者一个新闻事件会使我们停下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公共广播电台的新闻分析或一部优秀的广播剧将会拥有注意力集中的听众。也有人提出,一个边做晚餐边听广播的厨师,可能更主要的是作为广播听众,削土豆皮才是次要的活动。比较近年来的电视媒体,广播的次要地位可以有另外一种相反的解读:美国和英国广播在政治上均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谈话电台为给保守派的共和党选举投票及获得广泛支持作出过重大贡献。BBC 广播4台的《今日》节目始终是广播电视媒体中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节目。英国广播公司总裁格雷格·戴克(Greg Dyke)于2004年辞职,原因是他在伊拉克战争之前所受到的指控,不是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上,而是在《今日》广播节目中,这一点也不令人觉得奇怪。事实上,英国广播新闻报道和分析的质量,特别是对于公共服务广播而言,是广播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这一观点还应补充的是,在大西洋两岸的英美两国,通过热线电话参与节目所传播的民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广播有时被称为“次要媒体”,但它却是报道政治新闻和观点的主要媒体。今天对于许多人而言,广播仍然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而且可以说,广播有时是表达各种意见和听取广泛评论的主要信息来源。
思考题
1.请列举“次要媒体”的两个含义。
2.为什么对于广播“次要媒体”的提法需要批判性地接受?
延伸阅读
Crisell,A.(1994)Understanding Radio,2nd edn.London:Routledge.pp.44-8.
Hilmes,M.and Loviglio,J.(eds.)(2002)Radio Reader:Essays in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Radio .New York:Routledge.
[1] 有译者曾将secondary翻译为“第二类媒介”,就本书而言,“次要媒体”可能更适合。——译者注
[2] Very high frequency,常用缩写:VHF,是指频带从30MHz到300MHz的无线电电波。——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