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晨露到闲柳
我习惯于在晨曦未显太阳未露之前赶到滨江公园。滨江公园就是我晨练的操场,是我早读的书院,是我迸发灵感的秘境,是我放飞思绪的苍穹。
出小区南门,过沿江路,进入永久防洪墙门,便是一个绿色的活水世界。滨江公园以恒久的散淡、辽阔、启明的姿态,容纳着八方来客,多年来,也安抚着我这个迎江居民一颗漂游不定的心。
胜境往往只有在静谧中才能感受到。虚静才能致远。
我喜欢独自徜徉在滨江公园。看晨曦初现中的江天一色,看绿叶滚露芦苇轻唱,看三五个老顾客伫立江边等待。划着小船的渔伯一靠岸,有力的两手提着沉沉的两只桶,往水泥小径上一咚,人们的眼光便随着活蹦乱跳的杂鱼悦动起来。
春夏的露珠最恼的是白日的喧嚣。想一窥露珠的清容,便只能像鸟儿一样早起。我时常与露珠相见,往往还带一份见面礼:我就像一个痴迷的诗人,旁若无人地诵读着对露珠的赞美诗——
鹧鸪天·露珠
入眼晶莹触手无,丝丝凉意沁肌肤。
应为神女钗头玉,或是鲛人睫下珠。
花上见,叶尖居。一花一叶一方隅。
天明隐去深宵至,不受尘间世事拘。
诗词歌赋总是让人能感受到独特的美与深邃。可惜我早已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虽有感受却再无诗兴大发,诵读的诗句不是唐诗宋词就是文友们的佳作。这首《露珠》就是宿松女词人何其三前些日子发在微信朋友圈的美句。我喜欢,想必滨江公园的露珠们也喜欢。
江水长流,杨柳依依,鸟语花香。夏秋季节,江水暴涨,常常见浑水漫上草坪,跳广场舞的女人们都不知去向,只有杨柳依然在水中随风起舞。我钦佩柳树的顽强,但我更喜欢那片移栽来的香樟树,它们有着与杨柳不一样的姿势和语言。它们常绿,它们芬芳,它们不惹蜂蝶,不畏虫咬……
滨江公园起于何地,止于何处,我一直没有找到明显的标志。但设计建造者当初想突出的文化主题、健康主题、历史主题,倒是十分明显。没有围墙,无需分界线,它就是这样以其阔达、包容、开放的姿态接纳着徜徉其中的人们,活色生香地炫动着迎江的这一块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