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篇

寅篇

我不仅自己是条女汉子,也非常欣赏“女汉子”性格的女同胞。

女人在男人面前扭扭捏捏,或者秋波频送,红彤彤的口红,时而还兰花指一翘,嗲声嗲气……让人不由得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我从小很反感那种“花里胡哨”的打扮,深恶那种“奴颜媚骨”的做派。我一直认为,在职场上,我就是“人”,不是“女人”。现代女性与往昔女性最大的区别就是职业不分性别了。既然职业是不分性别的,那么工作起来,女人就得同男士们一样,战天斗地,冲锋陷阵。当然,同样包括喝酒。

其实,人生如果没有几个值得回味的镜头,那就真的很乏味;人生,如果没有几件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事,那也就真的白活了。

20年前的那场喝酒擂台赛,历经岁月的风霜,也像老酒那样,历久弥新,令人回味无穷。尽管而今我已青春不再,每每想起来,却还能被那种青春的激情,那种集体的荣誉感所鼓动,并热血沸腾起来。

23年前,宿松县委宣传部新设立个宿松报社,从全县选调爱好写作的年轻人,我当时是唯一的女性,从程集中学教学岗位上突然被调走。

到了报社,同外界接触很多,自然少不了酒桌上的应酬。那时候的党报党刊平面媒体不多,不像现在这么冷落。一个年轻女记者,在酒桌上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滴酒不沾,气氛就上不来。喝酒,常常成为打通关节、拉近距离的一大环节。即便胃坏了,休整了两年,为了工作,偶尔还得喝酒。

外出采访要喝,来客了要喝,商议工作要喝,事情谈成了要喝酒庆祝,碰上红白喜事也得喝,老朋友老同学相聚,更要一醉方休……

喝酒擂台赛就是在那个大背景下,就像现今许多单位开展掼蛋比赛一样。

人就是这样,豪情上来气吞山河,喝就喝呗,大不了一死。呵呵,放到现在,给我十个胆子,也不敢那么干了。因为,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喝酒要有度。就像做任何事一样。我的公公80多岁了,从年轻时候到现在,每餐必喝,10多年前,每餐一大杯。夜幕降临,煤油灯下,坐在桌前,半盘花生,一壶烧酒,对他而言,就是良药,可以消除一天的劳累,让他能于单调的劳作中细细品味着人生的乐趣。那年车祸受伤住院时,医生看管着,喝不了酒,那些天对他来说真是煎熬,伤还没好就吵着要出院,为的就是能回家喝酒。出院后按照我们订的规矩,每餐只喝一两,三天一斤。他常常笑着说:等我喝不得了,就要去见阎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