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湿地
10月19日早晨,随同安徽省作家协会采风团,长途奔赴苏北,中午12点多到达泗洪县,之后的一天半时间匆匆浏览了泗洪湿地。泗洪与我们安徽接壤,人口100万。近几年来,高速发展的态势令人瞩目。172个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星罗棋布,465家企业纷至沓来,总投资近70亿元的泗洪·常熟工业园、波司登工业园、梦兰工业园、韩商产业园抢滩登陆。发电厂、污水处理厂,以及电信、广电、供排水等生产服务设施功能完备,六大乡镇工业区活力四射、特色鲜明,青阳、双沟、梅花三大道口经济区呼应联动,优势互补。
这样的泗洪吸引着我们的脚步。
——题记
寒冷是从脚底升起,瞬间将全身包裹的。暮色苍茫。长江边的我,单衣被寒气穿透。无边的寒气和湿气穿透江南的秋燥,使我的心顿时宁静下来,渐渐与湿地融为一体。
湿地以它独特的方式迎接并拥抱了我们:宽阔而润泽。
风很大,吹皱湖面。芦苇,荷叶,自由飞翔的白鹭,悠闲游弋的白鹅,似乎对风的温度并不在意。它们或许太熟悉风的风格和脚步。小船荡开清澈的湖水,穿行在芦苇与荷叶间。记忆中的芦苇荡如此亲切,抗击日寇的电影镜头一一闪现。眼前的这片片芦苇和荷叶还是60年前的吗?陵园里的雕塑和图片,将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展开,让我们铭记。刘少奇、张爱萍、江上青、张震当年躲避的芦苇丛如今依旧茂密。但听不见尖利的枪声,眼前,唯有天光湖色,渔歌唱晚。这样的境界该是烈士们当年的理想吧?
这是一片革命的土地。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志士的足印。英雄的热血浸染的这片土壤,温热而肥沃。而今的洪泽湖,盛开着红色的莲花,那是纯洁而炽热的信仰铸就。
席卡很小巧。湿地的图片,是它的金字招牌。水、绿草、蓝天、白云,还有地图,泗洪人的精明和对贵宾的热情,完美地体现在小小的席卡上,体现在热气腾腾的觥筹交错中。成功取决于细节。小小一张席卡,浓缩着泗洪人的品质和泗洪的精华。
梅花掰手王国际擂台赛就在湿地里。露天的场地,水和芦苇围护着,显得空阔而略带原始的粗犷。大小车辆,红色气球,给湖边的冷清里调进几许现代气息。一长溜农产品的广告牌,展示着泗洪人与湿地和谐共处的成果。
密密的人群,争相围观掰手王争夺赛。身穿紫色衫衣的女子,右手与对手紧握,双腿着力,坐姿端正,神态自若。仿佛很轻松。手肘在桌面上拉锯……一片欢呼声中,紫衣女子裂开嘴笑着站起来,轻松地走下台子,走向迎候她的人群。她获胜了。她的个头大约一米七吧,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材,看样子一定是当地的农民,却丝毫没有旧时农民的拘谨和胆怯。一个农村女子,敢于离开锅台,走上擂台,众目睽睽之下,同别人一决雌雄,就已经很难得了。这就是今天泗洪人的性格!
湿地博物馆让我们见识到泗洪人的长远眼光。人类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与万物和谐共处。落霞、白鹭、秋水、芦苇、荷叶、平整的水泥路以及正在修建的高尔夫球场,让人们远离了战争的血腥,这片土地上的子孙正在重新打造着这片湿地的品质。
湿地犹如一位温情的女子,正将它的美丽、修养、多情……曼妙地展开,让每一位前来拜谒的客人震惊和怀想。
2009年